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江南水乡立体画(江南水乡水墨画视频)

江南水乡立体画(江南水乡水墨画视频)

2023-04-25 来源:防盗门责任编辑:防火门 浏览数:4 门窗网

核心提示:五月初夏,正值江南好时节,记者驾车来到苏州南端的黎里古镇,天空中飘洒着点点细雨,这里绿意盎然,仿佛画境。说起江南古镇,人们首先会想到周庄、乌镇、西塘、南浔、同里、甪直这“江南六大古镇”,其实在江南还有许多古镇值得游玩,黎里就是其中之一。黎里古镇外景 图源:黎里旅游公司黎里,被称为“江南四里”之一。曾经,它还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黎川”“ 梨花里”“ 禊湖”。清代诗人袁枚曾以“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的诗句来描写黎里。漫步在古镇的街道上,当河水如绸、古村巷陌、粉墙黛瓦的景色映入眼

江南水乡画黎里,古风流韵

五月初夏,正值江南好时节,记者驾车来到苏州南端的黎里古镇,天空中飘洒着点点细雨,这里绿意盎然,仿佛画境。
说起江南古镇,人们首先会想到周庄、乌镇、西塘、南浔、同里、甪直这“江南六大古镇”,其实在江南还有许多古镇值得游玩,黎里就是其中之一。
黎里古镇外景 图源:黎里旅游公司黎里,被称为“江南四里”之一。
曾经,它还有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黎川”“ 梨花里”“ 禊湖”。
清代诗人袁枚曾以“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
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的诗句来描写黎里。
漫步在古镇的街道上,当河水如绸、古村巷陌、粉墙黛瓦的景色映入眼帘,我惊叹于水墨画中的烟雨江南竟然真实存在。
街巷傍水而建,建筑古朴典雅,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如今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隐逸于江南,从容、悠闲、如诗如画。
古镇梅花盛开。
图源:黎里旅游公司古镇中带有屋顶的街道称为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凳,供人歇息。
黎里古镇工作人员介绍,古人建造廊棚为过往行人免受日晒雨淋之苦的同时,也为自家店铺招揽客人提供便利。
三里长市河蜿蜒流淌,贯穿全镇,应停船泊岸所需,黎里人在河埠边精心设置了缆船石。
据记载,黎里的缆船石曾超过1000颗,目前还保存的缆船石,光洞穴式的就254颗。
缆船石图案丰富、寓意吉祥,蝙蝠、仙桃、佛手葫芦、扇子、石榴等,造型不一、生动如许。
游船停靠在岸边。
图源:黎里旅游公司游船景观 高达 摄沿河两岸的古宅民居,错落有致,诉说着黎里昔日的繁荣。
古镇中有两座石桥并行而立,外侧是拱桥,内侧是梁桥,两桥与水中倒影形成了外圆内方的轮廓,像极了古时铜钱,寓意招财进宝。
几个本地居民或坐在岸边垂钓,或在家门外晒着太阳,或在街边闲谈,这个画面就如同画卷一般。
一个叫做“木头诗社”的咖啡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与老板交流中得知,老板是位四川姑娘,9年前来黎里游玩时喜欢上这里的景色与环境,于是在2017年开了这家咖啡店。
她说,在这里开店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喜欢黎里的古色古香与慢生活。
“木头诗社”咖啡店 高达 摄古镇街头,巧君秤是一道特别的风景。
手工秤制作技艺,被列为苏州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巧君秤的制作者陈巧君正是此项技艺的传承人。
陈巧君的制秤技艺不是来自长辈的传承,而是她的丈夫。
她的丈夫在世的时候,就是一名远近闻名的制秤师傅,人称“秤老板”。
手工秤,如今已经慢慢淡出日常的生产生活。
但一杆秤杆笔直、秤砣分量足、刻度精准的秤,被赋予公正、正直、称心如意等美好寓意,在很多地方仍作为婚约的信物传承。
巧君秤 图源:黎里旅游公司陈巧君在制作手工秤。
图源:黎里旅游公司古镇里每一处角落都值得人们驻足观赏,随处可见的水乡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走在绿意盎然的古镇中,感受着充满历史气息的环境,放慢脚步就这么漫无目的逛着,简单而又不失美好。
古镇外景 高达 摄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意境手绘画(意境美图高清)
阅读下文 >> 狼图腾电影版(狼图腾电影片段)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14542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