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实木地板 沈阳这个小区的“门禁系统”火了!居民自制,太有才了!](http://www.menchuang.net/aiimg/沈阳这个小区的“门禁系统”火了.png)
79把锁,新旧不一,大小不同,有的锁身满是岁月痕迹,有的则穿着崭新的外衣,有的锁头上还标有数字,它们相互串联紧紧相依……这难道是景区爱情桥上的景象?不,这是皇姑区涟水路一处老旧小区的大门上的连心锁。
这串已经锈迹斑斑的锁链是这个小区居民们大开脑洞后自制的“门禁系统”,看似朴实又笨拙的“土方法”却有效解决了小区车辆进出的大问题。
为什么要做一个这样一串连心锁?为什么不装一个自动抬杆门禁?这又是谁想出的主意?3月28日,指尖客户端、沈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涟水街17号楼大院,一探究竟。
最简“区”块链79把锁守护“锯齿楼”小院这是一个只有一栋楼的小区,楼房建于1990年,一栋楼5个单元105户不到200人。
由于楼体呈锯齿形状,所以周围居民都叫它“锯齿楼”。
这个小院子有西门和北门,北门只走人不过车,西门是车辆通道,由两扇铸铁大门把守,大门半封闭,并用一串挂锁连接着。
锁头大小不同,新旧程度不同,有的锁体表面还标有数字。
一串长达一米多长的锁链一共由79把锁头组成,而且每把锁都是一把“钥匙”,这串链锁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来车辆进入小区。
记者观察发现,小区如有私家车进入,车主需先下车后拿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打开两扇大门。
车辆进入后,车主会再次下车把锁锁上。
“一人一锁,效果很好。
不仅进出方便,无论什么时候回家,都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
”一位车主笑称,这条锁链是小区居民自制的最简“区”块链!特点有三:去中心化(无需统一管理)、可追溯性(一人一锁)、不可篡改。
居民神操作“土方法”解决大难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操作?居民王阿姨给出了答案。
“多年前,小区附近一家家二手车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待售的二手车占据了小区几乎所有的车位。
再加上外来车辆进进出出,人员混杂,小院成了公共停车场,居民直呼停车难。
这个老旧小区又没有物业,无法管理,这些问题每天都在困扰着居民。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时,在社区的组织召集下,小区居民集思广益,发挥聪明才智想出了这个用锁头锁门的“土”办法。
没门禁,咱自己造一个!没想到这还真解决了大问题。
由数把锁头连结而成的“门禁”系统在2016年正式启用。
一家一把钥匙一把锁,79把锁镇守小区大门。
这样一来,要想进出小区,居民只需拿钥匙将自家的锁打开,车辆通过后再将锁锁上即可。
虽然来回上下车费了点劲儿,但有效限制了外来车辆的进出。
据了解,目前该小区经常进出的车辆也就20辆左右。
居民的心被串起来凝聚力也串起来了为啥不装一个自动抬杆门禁呢?“很简单,便宜呀!”面对记者的提问,很多居民这样表示。
他们说,小区居民人数不多,又没有物业,雇专人看守大门或者安装电子抬杆都需要不少费用,自制一家一锁“门禁系统”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不怕坏了维修难。
关于锁链的年头有多久,很多居民已记不清了,但大家都表示,自从有了这条连心锁,小区环境变得干净宽敞,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一位小区大妈自豪地说:“高手在民间,咱们小区都是‘最强大脑’!我们自己管理自己,这多好,省钱又方便!”一位即将要开车外出的居民也表示:“下车开锁虽然费点劲儿,但安全有效,大家都说好!要是有个特殊情况,谁家都有钥匙,招呼一声就可以开门。
居住在大门口一楼的大爷还是咱小区志愿者,他手里也有钥匙,随时可以开门。
”皇姑区明廉街道福居社区副书记肖雪称:“这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后来院内路面改造翻新。
居民自发设计的连心锁,最开始只有20把,后来有车居民越来越多,锁头也越来越多。
自从有了连心锁,外来车辆占车位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不仅如此,大伙儿因为上连心锁,互相有了联络,邻里感情也变好了。
这把连心锁把大伙儿的心串起来了,把大家的凝聚力也串起来了。
”指尖客户端、沈报全媒体记者:吕佳 摄影记者:常晟罡编辑:董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