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代的古玩市场,还是一片萧条。
由于大部分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经济也不景气,就导致了市面上大量的“真东西”即使低价也无人问津。
当然那个时候,也是国内收藏界的“黄金时代”,没有炒家,也没有资本的介入,更没有假货贩子的浑水摸鱼。
然而在二十年之后,一对看似普通的老式圈椅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大放异彩”,拍上了1000万的高价。
据说,他曾经沦落到被“清仓甩卖”都无人问津的境地。
消息一出,就此正式掀开了国内“收藏热”,也让木制品收藏市场价格飙升。
这对来自70年代末的旧家具,到底什么来头,又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故事?卖10块却没人要的老圈椅1979年,北京有家硬木家具厂遭遇了“危机”,走投无路的厂长为了回笼资金,只好割爱拿出了厂里“压箱底”的一批家具来低价清仓甩卖。
其中就有这对黄花梨圈椅,标价10元仍在街边。
可是再怎么宣传,往来的路人也依旧不屑一顾,无人问津。
尽管10块钱对当时的人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对于黄花梨的价值来说,可真是“滴血甩卖”了。
可惜的是当时的人都没这个概念,觉得是一把破木头椅子而已,10块都要贵了。
拍卖千万天价时隔6年之后,国内的收藏市场开始逐渐兴起。
当时一本收藏大师自己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更是在港台地区卖的火热。
或许是受到了此书的启发,一时间市面上涌入了大量的收藏家和资本家,他们疯狂的从民间收购明清的旧家具。
当时国内的古代旧家具市场就一下子飞涨上去了,那几个月的时间价值呈几何式的增长,甚至带动了整个古玩业的兴起。
转过年来的1996年9月,纽约也举行了一场中国古董旧家具拍卖会。
其中一把明代的黄花梨椅子以1000万的价格成交。
这个金额在当时看来,也算得上是“天价”了。
而这把椅子,正是1979年北京家具厂10块甩卖的那对黄花梨圈椅。
当时这个消息很快在业内不胫而走,从10块涨到1000万,涨幅超过了100万倍,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在业界成为了传奇。
其实从近代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像黄花梨、沉香、小叶紫檀这些珍贵的木材都成为了拍卖会上的常客。
曾经无人问津的木头家具,现如今也被国内收藏家们视为珍宝,不惜豪掷千金收入囊中。
其中沉香,更是达到了以克论价的地步。
它在千禧年之前也是名不见经传,在国内鲜有人知。
但从2000年之后的这20多年时间里,藏家群体扩大了近数百倍,价格也成指数级别增长。
目前一克上好的沉香,市场价也在万元以上。
因为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像手戴小叶紫檀,家用红木家具,品闻野生沉香都成为了一种高端人士的生活方式。
我身边喜欢沉香的老玩家们,平时很喜欢上炉熏闻野生沉香,不仅能品闻到那自然醇厚的香气,还能平心静气。
而且从中医角度看,熏闻沉香还有养生功效。
圈内的老玩家们,结缘沉香一般也都会选择像香至尊沉香这样,有着十几年品牌背书的老字号,因为他们做的都是回头客生意,品质方面比较有保障。
这些年来,藏品市场价格的飙升,也预示着国内收藏业的兴盛和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复苏的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主宰了未来收藏市场的主要趋势。
回首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当时受各种条件所限,很多国内的宝贝文物都被湮没甚至流失到了国外市场。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蕴藏在文物古玩里的中式美学。
未来中国收藏界市场发展任重而道远,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会被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