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牌油漆 杭州又添一所新学校!看上去有多美,就有多用心](http://www.menchuang.net/aiimg/杭州又添一所新学校!看上去有多.png)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杭州又添一所新学校——今秋九月,杭州威雅学校即将正式开学。
想要在这个夏季共同漫步于威雅如诗如画的校园预约6月6日的校园参观活动咨询电话:0571-81025713南面仙女湖,背靠云石国家登山步道及云石火山遗址公园,杭州威雅校园在云石景区静以忘忧的自然风光里,尽享山林湖泊的诗意。
其实,早在2020年秋天,历时一年半的精工锻造,学校所有建筑结构都已完成封顶,建筑特色初见雏形。
漫步在依山傍水的杭州威雅校园,见证着校园“日日新、周周新、月月新”的飞速发展,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清代诗人高鼎的那首诗;而“草长莺飞”的惬意与浪漫,也如学校一贯坚守的全人教育理念一般,融入到了校区的每一个角落。
在建校设计之初,杭州威雅学校便独运匠心,用心雕琢,确保学校各项硬件设施到位,以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令学生不仅可在此发展优秀学术能力,还能全方位发展道德品质、艺术素养和体育潜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
时光的指针飞速旋转,距离开学季仍有3个月,如今的杭州威雅校园已呈现出怎样动人的风貌了呢?鹿姐姐实地探校,在校园里整整转了两个小时,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操场到宿舍,从课桌、椅子到教具,看遍角角落落之后,最大的感触是:只要你走进这里,一定会被深深吸引。
因为实在太美了——"每一处,都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开放的空间魔法 从学校正门步行至接待大厅,独特的“楼中楼”设计映入眼帘,作为连接各个教学区域的枢纽中心,14米挑高的空间,其中坐落的正是中学部的图书馆。
以这个“楼中楼”为轴心,通过风雨无阻的连廊,教室、图书馆、餐厅、运动场、表演艺术中心等等,皆与之相连,形成了一个个开放又联通的空间。
开放与开阔,正是杭州威雅的空间魔法。
越是往校舍内部走去,这样的感受就越是明显——比如室内游泳池,有一整面窗户,外面可以看见;从小学图书馆往上看,能看见篮球场;小学的食堂边,就是一个开阔的运动场……杭州威雅学校沙盘模型可以预见,开学后,当学生从教室里出来,会听到乐队的排练现场,经过热火朝天的足球赛场,看到有人在静谧地读书……处处都充满生机。
不同活动的交融,也会刺激孩子的感官,让他们对不了解、不擅长的领域,心向往之。
开放,孕育着流动;而流动,带来的是沟通、碰撞与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从开阔的连廊一路慢行,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样板教室分别呈现在眼前。
每间教室均配备传统白板和电子互动屏交互使用,将最新科学技术融入日常课堂教学;教室的照明和日照亦经过专业灯光顾问的精确计算,保证孩子的用眼健康和上课专注度。
细细看来,杭州威雅的教室布置“非同一般”——传统的教学空间,往往是整齐划一的:紧临的教室里,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一排排坐着,被动地听。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不一样了:他们从网络、实验、社会实践中学习;他们需要讨论、合作、甚至演讲。
尤其在杭州威雅,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式学习”、“翻转课堂”更是常态。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个灵活、自由的学习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各间教室中,可灵活调整位置、变换方向的课桌椅随处可见,独立创作、小组讨论、小班授课……不同形态的学习,都能在同一间教室里完成。
教室与课堂,是学习发生的场所,但绝非唯一场所。
课后的思索、讨论与社交,也同样重要。
杭州威雅的校园设计深谙此道,在学校内,一直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开阔、自由的环境。
无论是教室一旁的公共区,还是走廊、屋顶、中庭,抑或是转角处,学生们都可以停留下来,或小憩,或三五成群地社交,或小组讨论与学习。
坐拥巨幅天窗及玻璃幕墙的小学部图书馆,更将开放与开阔的魔法发挥到了极致。
小学部图书馆拥有13米挑高的明亮视野,任自然光纵情恣意地挥洒进室内空间,这样的设计,就是希望孩子能沐浴阳光,舒展、自由地生长。
"让每个孩子都实现卓越"运动、科学与艺术空间运动,是全人教育的缩影。
强健体魄之外,合作、对抗、忍耐力、受挫力,这些在教室里难以习得的能力,在运动场上都能发生。
每周10小时以上的运动,在威雅是雷打不动的。
因此,在体育运动设施的设计上,学校也不吝成本——25米6赛道、按照FINA国际泳联标准设计的恒温游泳池和专业跳台,已初具雏形。
泳池装修采用高安全性能及极具美学设计的大理石砖面。
两个全尺寸的比赛级篮球馆,可拆分成4个篮球场,即便在比赛期间,依旧有多余的练习场地;场内的电动分隔幕布和可折叠升降的电动篮球架,则可实现篮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多种球场的灵活切换。
其中一个场馆还配备了攀岩墙,杭州威雅请来了专业顾问设计攀岩墙,即便微小到每一个岩点,所采用的材料和技术模型都是科学的。
科学实验楼,是杭州威雅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每层有3间科学实验室,最多容纳24个学生,1间操作准备间,1间24小时排风的化学品仓库。
实验室涵盖了常规的生物、物理、化学,还有其他的专业科目,拥有先进的科学仪器。
学生可以在此进行丰富多彩的科研、高含金量的EPQ项目,充分享受实验室带给他的便利。
走近实验室,我们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声惊叹——专业的实验台、摇臂系统及排风系统,其中,实验台面采用荷兰进口千思板,柜体表面均经静电及磷化处理,摇臂可灵活调整,并设紧急停按钮,确保各项实验操作安全,这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专业性、创造性和可实施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值得一说的是,实验室中的摇臂系统是常州威雅的科学老师首创的设计。
摇臂内,含有可调直流电源,上下水接口,天然气和控制柜。
当不需要使用摇臂里的模块时,可以收回舱体里,老师可以任意摆放活动桌,打造他需要的授课模式。
威雅的老师们会通过这些专业化的设备,实现教学的趣味性和专业性并重,提高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一个个小小科学家,或许正是从这里开启了他们探索世界奥秘的旅程。
表演和创造性艺术,是很多学生都很喜爱的科目;杭州威雅的表演艺术中心,也是校园的灵魂地标,整个建筑俯瞰湖面,采用的建筑材料折射出具有历史色彩的制砖和陶瓷工艺。
从外观来看,它充分融合了萧山当地的跨湖桥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元素,采用了现代化的手法来呈现。
其内部的剧院配备了专业级剧场视听系统和舞台机械幕布,可以容纳近800人。
这栋建筑里,艺术教室会有大面积的落地窗,让阳光洒满整个教室;还有专业的黑箱表演教室和设计思维实验室,同时还有37个单独的音乐练习室提供给学生使用。
可以说,在设计校舍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了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有资源、有舞台去发现与展示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做到自律、自驱,自发地朝着理想中的目标前进,学会如何爱自己、爱学校、爱家庭,更懂得如何爱这个世界。
“学校是孩子离开家的家”就餐与寄宿空间 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杭州威雅秉持着“如校如家”的教育理念,真心对待每一位学子,将他们都当成自家孩子来看待,既照顾学习,也同样照顾生活。
对于孩子们来说,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他们与师长、与同学共同度过的“7X24小时”的青葱岁月,是一段无可替代的人生体验。
这次,我们也集中探访了宿舍楼与小学部食堂。
正对着室外操场的小学部食堂窗明几净,采用三层楼的设计,每层楼都装配了大面积的落地窗,让孩子们在就餐的同时尽情沐浴阳光。
三层楼之间通过电梯送餐,高效而又便捷。
当孩子们享用着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餐点,还能从落地窗眺望不远处老师同学运动的场景,当比赛到达高潮,或许还能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为自己所在学院的队伍加油鼓劲。
11幢沿湖而建的宿舍单元楼,与不远处的表演艺术中心遥遥相望。
走进其内部,温馨而实用的布置,仿佛将我们一下拉回了那个令人回味的学生时代。
有所不同的是,杭州威雅并没有所谓“宿管阿姨”的概念,因为与孩子们同吃同住的,都是教育工作者,是学校里的老师和舍监。
每幢宿舍楼都是一个学院,老师们将在每一个清晨把孩子们从睡梦中温柔地唤醒,又在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与活动后,与孩子们一起回到宿舍楼休憩。
他们是老师,亦是朋友、是家长,在宿舍楼公共的学习与娱乐空间,一定还能时不时看到孩子们与同伴交流想法、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场景。
小学宿舍与中学宿舍均拥有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俄罗斯进口的环保多层板,支撑起了床体的承重结构。
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宿舍楼的床体要“八个成年人才能抬得动”!这种在材质上的用心,保证了孩子们居住时的绝对安全与放心。
有意思的是,小学部的宿舍并没有单独的课桌椅,而在床头设置了阅读灯;而中学部的宿舍则采用的是较为普遍的“上床下桌”设计。
这大概正是因为学校希望低龄段的孩子在最有时间、最有机会尝试的年纪,能够不被功课所埋没,而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去尝试无限的可能性。
等真正步入紧张的升学阶段,则希望孩子们能够做到目标清晰、善用时间,全情投入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撑起一叶轻舟。
而学校能做的,就是提供足够的硬件,让每一个从这里出发的孩子,都能抵达心中想要的未来。
在探访与欣赏杭州威雅校园实景的旅程中,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提出:“好想坐上时光机,来这里念一回书!”在无限盎然的春意中,杭州威雅校园的建设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的探校,只是稍稍揭开校园风貌的一层面纱。
相信待到九月丹桂飘香之际,当越来越多鲜活的面孔涌入校园,到那时我们再探访这个全人教育的发生地,一定会由衷地感叹——春光不负,未来可期!想要在这个夏季共同漫步于威雅如诗如画的校园见证这所学校日新月异的改变预约6月6日的校园参观活动咨询电话:0571-81025713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