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牌油漆 自学写作35年 出版3部作品集 70岁农村大妈有个文学梦](http://www.menchuang.net/aiimg/自学写作35年 出版3部作品集.png)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打牌的老头们散了,跳舞的老太太们也散了。
入夜后的水沟村,静谧、漆黑。
村子东头,70岁的王淑惠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就着屋子里的灯光,熬夜在稿纸上抄诗。
纱窗坏了,蚊子来回飞,嗡嗡地响。
她朝着空中甩甩胳膊,做了几个驱赶的动作,没有再搭理。
王淑惠自学写作35年,迄今共出了3本书写作35年,出版了3本书,文学并没有给王淑惠的物质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她依旧是个扛着锄头干活的农村大妈。
当然,她依旧相信耕耘与收获,相信诗和远方。
白天拿锄头 晚上拿笔头屋子里简陋极了,一张搭着蚊帐的双人床、一个没有镜子的穿衣柜、两个大木箱,就是整个家具。
普希金的诗集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雪莱、列夫·托尔斯泰和莫泊桑的小说集。
“这些书千金不换,”说完,王淑惠补充了一句,“即便是在最苦的时候,我都没有忘记读书。
”读书成全了王淑惠,也给她的人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1984年,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后的王淑惠,写了一首想念母亲的诗,在杂志上发表。
几个月后,她被陕西省作协邀请,来西安参加诗歌小说读书班。
“除了没有见到路遥,当时陕西文化界的大腕们都见到了。
”王淑惠出生在榆林绥德县砚池洼村,初二便辍学回家。
这个弥足珍贵的机会,点燃了她一直以来的文学梦,“我要写,不仅要写诗歌,还要写小说。
”她拿出全部积蓄,跑去书店买来大量文学名著,“一个字一个字地朗读,一首诗一首诗地抄写。
”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笔头,所有的文学启蒙,都是通过自学而来。
时至今天,一些经典名著中的段落,她都可以整段整段背下来。
也是这次来西安学习的机会,让王淑惠认识了第二任丈夫。
今天,王淑惠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这是她感到日子最难过的一段时光,但也是动力最大的阶段,“我读书写字的时候,都有很清晰的想法,就是现在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报答这片土地对我的恩情”从1984年至今,王淑惠在一本本的稿纸上,用一种几近苦行僧的精神,尝试寻找自己与故乡的某种千丝万缕的关联,记录下一个农村女人眼中的人情冷暖、生命感恩、山乡变化,一共写出了上万首诗,出版了3部作品集。
如今她还上了老年大学,练习书法、绘画但现实生活中,她毫无特别之处——生活在最底层,农村妇女在体力上、精神上,在社会上、家庭中承受的一切,她都无法避免。
“很长一段时间,我和丈夫就住在一个库房,头顶到处都是酒盅大小的窟窿,一下雨就漏水。
苦中作乐,我将这里称为‘漏屋’。
”王淑惠说,人活着总得有信仰,她的文学梦就是用自己的笔,写下一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下“天道酬勤”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写作这么多年,我的朋友刘晓荣、王生华、陈社英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支持着我,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必须一直写下去,报答这片土地对我的恩情。
”今年4月,灞桥区一位酷爱写作的小伙,因为患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帮助,王淑惠得知情况后,慷慨捐出了1万元——这笔钱。
她攒了很久很久,原本打算留着出版新书。
2017年,王淑惠14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凤凰鸟》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是白鹿原的一只凤凰鸟,总在幽夜中展翅飞翔。
文图 三秦都市报记者 宋雨 实习生 杜豆 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