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西斜照影壁,博古架上列珍玩。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古至今,博古架都见证着文人雅士的风采,承载着陈物古器文玩的文化,隔断空间,雅致幽静。
博古架格架错落有致,相称成对,摆上家中收藏的玉器、陶瓷,使家居更显稳贵和高雅。
博古架始见于北宋宫廷、官邸,最初只是安放在大庭,以后随着在上层社会的流行,特别是明代,博古架进入有文化的、殷实的大户人家之后,也就从大厅、客厅逐步进入内厅和书房了。
至清代时,博古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兴盛时期,连民间也普遍出现了博古架。
随着时代变化,博古架也衍生出各种造型,如圆柱形博古架、半圆形博古架葫、芦形博古架、瓶形博古架等各种形态。
但森木家具的博古架还是保持着中规正派的造型,并添加了时尚元素——梳条。
传统中带点现代轻奢派头,像极一个稳重又不失个性的学者。
细听,学者在低头轻声吟唱着《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那低沉的声音彷如那幽幽的琴音萦绕屋梁入人心,让人不禁想起李清照为保护和赵明诚收集来的那付出大半生心血、见证两人爱情的2万多册书籍,2千多件金石文物而亡命乱世的历史。
博古架是属于中式家具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是属于中式空间的美学,既能驾驭古典,放在现代家具中,也能彰显家居的典雅气息。
新中式的家,更需要一个博古架来点缀提升书香之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