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星太阳能在桥头镇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铺设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记者 郑志波 摄去年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迎井喷态势我市企业、居民争相在屋顶“种太阳”,4~8年收回成本作为能耗大户的东莞,在利用清洁能源上再上新台阶。
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局独家获悉,去年我市分布式光伏发电迎来井喷态势,全年光伏发电固定资产投资达3.6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同时,我市光伏电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年业务也随之飙升,在国家与市级的双重补贴和不长的成本回收期的推动下,让工厂和居民爱上了在屋顶“种太阳”。
实现91.6兆瓦并网和7.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我市的光伏发电,在近两三年出现“爆发式”增长。
据市发改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15年该局联合光伏发电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展光伏发电科普、专项知识讲座、项目考察等活动,提高社会认同。
在此背景下,再加上高额的政府补贴,我市在2016年迎来光伏发电“井喷”:全年共完成企业光伏备案项目77个,共90.35兆瓦;居民项目721户,共8.24兆瓦,全年实现建成并网43.43兆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而截至2016年底,我市累计完成企业光伏备案项目97个,共152.21兆瓦;居民项目875户,共10.08兆瓦,累计实现建成并网91.6兆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光伏电站完成后,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代表着所有的电站都能实现并网。
5月9日,在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审议通过的《关于东莞电网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我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率要达100%。
市发改局对此解读称,这意味着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和程序,安装了光伏电站的企业、个人,可以实现100%并网。
在广东五星太阳能公司市场总监胡鄂生看来,这样可以让业主享有售电权,让安装光伏电站的用户没有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光伏电站建设与并网可能出现的矛盾,达到扩容增量的目的。
“在享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光伏补贴的同时,不论企业的大型电站或者个人的小型电站,都有了获得售电收益的保障,为更多更好地接入光伏电站发的电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也将推动东莞光伏市场和产业规模再上台阶。
”本土光伏龙头企业业务“飙升”与装机量、投资额“爆发”相印证的是,我市光伏电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抢占先机,近年来赚了个盆满钵满。
例如,作为入选东莞倍增试点企业之一,广东五星太阳能公司目前正以80%的精力大力推进光伏电站业务的发展,以20%的精力稳定光热业务(该公司此前主业为太阳能热水器)。
胡鄂生介绍,该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事业部,增加人员。
今年前4个月,五星太阳能更是业务飙升,先后建成并网了松山湖育成中心、东莞职院等10余个光伏电站。
此外,还有慕思寝具、生益科技、超盈纺织、惠州迪诺雅家具等项目在建,总装机容量22.45兆瓦。
今年,五星太阳能的目标是装机量突破100兆瓦。
规模较小的公司则瞄准了出租屋和小工厂的市场。
一位在佛山、东莞等地从事光伏建站代理的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霍柏坚告诉记者,近两年,该公司从最初的1支工程队,到现在已经有3支工程队。
“我们也就是这两年发展得快,主要从事较小规模的个人业主等屋顶发电站。
”霍柏坚称。
记者从广东太阳能协会及东莞多家光伏公司了解到,东莞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光伏生产型企业大概在10家;而生产配电柜、变压器、控制系统等配套厂家在60家左右。
同时,东莞的光伏组件、配套系统和安装建设领域都有业内龙头,而且大多相互合作、结成联盟,因此非常有本土优势和竞争力,这些企业也大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其中,名头最为响亮的就是本土上市公司易事特,其拳头产品逆变器就是光伏发电核心系统,还与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联合推出“光伏贷”,该公司董事长何思模更是刚刚荣登福布斯榜东莞首富。
今年我市将下发1200万元补助光伏发电光伏电站的迅猛普及,与优厚的政府补贴有着直接关联。
市发改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全年共发放光伏发电项目市级财政资金补助3批,合计770余万元。
而2017年,计划发放市级财政资金补助4批,共约1200万元。
按今年2月出台的政策,我市现将对2017-2018年建成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给予财政补助,项目补助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1日;个人项目补助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30日。
其补助总容量为120MW,项目建成并网后按补助申请时间先到先得,超过部分不予补助。
同时,已经享受国家“金太阳”和“光电建筑”补助的光伏发电项目,则不再补助。
建电站发电,到底能享受到哪些补贴呢?市发改局透露,我市对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各类型建筑和构筑物业主,按装机容量18万元/兆瓦(即每瓦0.18元)进行装机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144万元,补助平均分4个财政年度拨付。
接下来,如果你把用不完而多余的电卖给电网,即实现并网售电,也能享受国家和东莞市的双重补贴。
其中,按国家财政补贴,标准是每度电0.42元,连续补助20年。
而市级补贴又分单位和个人。
其中,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业、农业、交通站场、商业、学校、医院、社区等非自有住宅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各类投资者”,按实际发电量补助0.1元/千瓦时,补助时间自补助申请批准后的次月起,连续5年进行补助。
而对利用自有住宅及在自有住宅区域内建发电项目的“自然人投资者”,则按实际发电量补助0.3元/千瓦时,补助时间自补助申请批准后的次月起,也连续补助5年。
算账工厂:4到8年收回投资 自用电越多越划算建屋顶发电站,其成本与收益如何呢?记者从望牛墩镇的东莞有余包装公司获悉,该公司的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2015年9月顺利实现并网发电,虽然总投资达2000万元,但省电效果更是惊人。
据悉,这个项目拥有3万平方米的电池板,年平均发电量达300万度。
按目前东莞白天的平均电价为0.9元计算,1年可节约电费270万元;按国家财政每发1度电补助0.42元、补贴20年,还有东莞市每发1度电补助0.1元、补贴5年。
这样计算下来,企业每年节约电费426万元。
以此计算,前5年就可以节省电费约2130万元,总投资在7年左右即可收回。
前期,该公司已经获得补贴75万元。
记者多方获悉,一般工厂屋顶发电项目,4~8年就能收回成本,剩下十多年时间就是纯收益。
“由于工业电价比较高,因此工厂用电大户还是比较看好的,而且自用电比例越高越划算。
”霍柏坚称。
他介绍,该公司代理的东莞一家给小工厂出租的物业电站,80%都是自用,差不多4年就能收回安装成本。
居民:一次投资可以用20~25年如果是个人业主,其屋顶电站的回收期则比工厂稍微长一点。
在没从事代理之前,霍柏坚早在2015年5月就在中堂新村的自家屋顶上装了一个占地将近100平方米的电站。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1平方米可装100瓦,1瓦所需成本是7~8元,即1平方米成本是700~800元,100平方米则是7万~8万元。
而他一共安装建设投入7万元左右。
“1年发电9000度不到,10%自用,其他用来并网,通过并网和国家、市的补贴,再加上并网卖给供电局的电价是每度0.45元,六七年就可回本。
如果是工厂,白天用电多,工业电价高,则更划算。
”霍柏坚说,一次投资可以用20~25年,还能当隔热板用。
不过,霍柏坚也表示,现在个人业主发电有一个难题,即银行贷款比较难获取。
他解释,由于现在发电并网的收益,即使是按最低水平来算,也可以还上贷款利息,因此一般用户只要拿出少部分比如三成左右的资金,其他就可以靠贷款了,一般最多八年也能还清贷款,余下十几年的时间完全就是收益了。
“个人屋顶电站十个中有九个想贷款,相当于白用银行的钱,这谁不用,因此能否获得贷款是关键。
” 霍柏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