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奇葩的户型,相信在大多数人看来,都离自己比较远。
可在一线城市中,却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原因很简单,一是刚需人群很多,二是价格相对较低。
像本期带来的这套案例,就与电视剧《安家》中的“跑道户型”有些类似。
横跨南北19米的户型结构,不仅天生就存在很多结构硬伤,采光通风环境也是一大问题。
不过再丑的户型,只要能做到合理规划,同样可以住的很舒适。
而从改造好的效果来看,哪怕说是改造教科书,都一点不夸张,真的是既巧妙又实用。
平面结构图本案位于北京,面积58㎡,典型的“通道型”结构,南北共长19米,最宽处4.4米,最窄处1.7米,结构可以说十分不理想。
屋主一家四口人,三代同堂的成员结构。
对于空间,屋主希望以老人、孩子的需求为核心,并需要大量的储物空间,让家人有一个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
平面方案图结合现有的空间结构,布局改造如下1、进门旁边规划出一个房间,作为屋主夫妇的睡眠区。
2、客厅采用卡座布局,实现客餐厅一体化的结构。
3、原卧室向卫生间扩大,并一分为二,延伸出儿童房和老人房。
4、卫生间缩小后做三分离布局,提升生活效率。
玄关进门两边分别设计玄关柜,一侧一门到顶,深度60cm; 一侧设计高柜+分体柜,深度44cm。
这样无论是日杂鞋履,还是衣物,都做到了化整为零,让空间更加整洁干净。
分体柜镂空区暗藏灯光,在方便拖鞋、随手物品收纳的同时,也提升了氛围感。
同时,顶面安装上软膜天花,也最大限度模拟出了自然光,解决了户型采光差的问题。
客餐厅通过玄关就是一体式的客餐厅,为了给全家人预留出宽敞的活动中心,整体采用卡座的方式来布局,不仅节省了面积,也扩充了收纳。
虽说卡座上方的吊顶设计,视觉上增加了空间的压抑性,但对于小户型来说,能利用的空间是绝不能浪费的。
当然,吊柜的高度尺寸也经过了严格的计算,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碰头的情况。
原木饰面的餐桌临墙摆放,再搭配上一盏简约的飞碟吊灯,既清爽又呼应了现代时尚元素。
同时,该餐桌还成为了入户后的第一视觉焦点,可根据喜好随时更换装饰品,让空间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卡座转角处的分体柜设计,再次充当了日杂的储物需求。
除此之外,墙面预留的滑轨插座,还兼具了咖啡角的功能,赋予了空间不同的生活场景模式。
睡眠舱利用部分空间规划的睡眠舱,是屋主夫妇的休息区,长2m宽1.8m,差不多一张双人床的大小。
结构上采用榻榻米布局,再结合三联动移门,在拓展储物能力的同时,也拥有了绝佳的私密性。
门洞上方暗藏投影幕布,展开后不管是全家人观影,还是给孩子上网课使用,都相当方便。
过道过道保留了原有的结构,恰好可以与北面的窗户对称,优化了室内的空气流通环境。
而在空间布局上,也基本上榨干了每一块空间,并通过不同的功能区,让空间做到了整洁秩序。
卫生间利用过道的面积,将洗手台独立在外,并做双台盆处理,最大程度提升了生活效率,让早起梳洗不会太过拥挤。
紧邻洗手台设计的家政柜、储物柜,让家政动线不再繁琐,洗—烘—收纳,十分人性化。
洗手台对面的卫生间,虽说面积缩小了,但还是满足了双分离布局。
一边为独立的淋浴区,一边为独立的马桶区,并结合磨砂玻璃、长虹玻璃隔断,既通透又保证了私密性。
马桶区内部再次设计一个洗手台,可以说彻底解决了屋主一家洗漱拥挤的问题。
而马桶上方的迷你洗衣机配置,也有效增加了生活的清洁度。
儿童房当原有的卧室一分为二之后,儿童房做了树屋布局。
上方是一个极具趣味性的睡眠舱,下方是一块宽敞的阅读、玩耍区。
同时,考虑到下方后期会增加书桌,所以该预留的插座也都做了预留,非常细节。
利用卫生间面积设计的楼梯,全部做成抽屉,既实用又保证了孩子上下的安全性。
为提升睡眠舱的通风环境,围栏以格栅+圆洞的方式来设计,也是人性化的体现,并且给予了孩子更多的趣味。
老人房采光最好面积最大的一个房间,是老人的休息区。
屋主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报答老人的牺牲与付出,也借此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
老人房与儿童房之间,采用窗户+隐形门的方式分隔,既是为了增加空间的通透性,也是为了方便老人能随时观察到孩子的一举一动。
厨房厨房没有做过多的处理,在原有的空间结构上,以L型的橱柜布局,也算是让空间做到了合理、整洁。
本案就分享到这里,作为一套典型的“老破小”,整个空间设计完全称得上是“改造样板”。
无论是布局优化,还是细节优化,又或是舒适性优化,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图源/里白图文编辑/小拾以上案例仅为设计师分享,部分素材参考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后台私信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