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文化元素”向“发展动力”的转变,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我市藤艺木器协会在“藤编之乡”怀远镇挂牌成立。
当天举行的挂牌仪式,就我市藤编、木器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解剖,对协会成立后如何将“怀远藤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进行传承、保护与创新进行了介绍。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市将促进非遗进入现代生活,植入吃住行、游购娱、康养乐,以国家级非遗申报为契机,推动藤艺木器行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仪式还为藤编非遗传承人和36家藤木协会会员单位颁发了证书并授牌。
关于我们作为我市天府文化资源的代表, “怀远滕编”工艺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传承于1800年前三国时代的传统手艺,被列入了省、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此为核心,仅在怀远地区,目前就有藤编企业30余家,木器企业200余家,形成了家具、工艺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近3亿元,从业人员近5000人。
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坚实的基础,我市已建成藤编一条街和怀远藤编培训基地,并成功注册 “怀远藤编”品牌商标,还建立了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和传统工艺工作站。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产业的落地落实,“怀远藤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前不久还列入了四川省传统工业振兴目录。
“怀远滕编”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成都市志辉藤器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四川省藤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示范生产基地”。
怀远藤编开始朝艺术家居方向跨越,产品的精细程度不断提高。
PART.0211产业背景怀远镇历来被誉为“藤编之乡”,根据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的记载,三国时期当地一个马姓工匠利用木地生长的野藤发明藤編,其技法被后人继承与发扬,藤编逐渐作为当地家庭副业经营。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怀远镇政府制定了“藤艺古镇,美食怀远”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将“藤编”作为主导产业,落实各项措施,力争做大、做强,创建“藤编特色之乡”的发展思路。
工艺品展示手工系列今日崇州微信投稿邮箱1025606708@qq.com主管:中共崇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崇州市融媒体中心主编:夏海英执行主编:李远鹏责任编辑: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