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此,记者致电采访佛山市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闲置地块正处于调查阶段,我们也在依法依规开展工作,现在还没有一个最终的处置结果。
调查和处置的方式将会依据相关国家法规进行。
”而新明珠陶瓷集团方面则对此未予回应。
该地块闲置原因包括了政府方面,根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第53号令),属于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动工开发延迟的,处置方式包括置换土地、延长动工开发期限以及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等。
延长动工开发期限方面,可签订补充协议,重新约定动工开发、竣工期限和违约责任。
不过,从补充协议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起,延长动工开发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陶企抱团拿地上述三宗地块虽由新明珠陶瓷集团旗下子公司佛山市冠珠陶瓷有限公司竞得,但项目开发主体佛山市百恒盛投资有限公司的背后站着多个集团。
从销售中心的沙盘来看,三宗相邻地块统一开发,项目名字为华夏中央广场。
而项目官网也显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
记者注意到,尽管新明珠陶瓷集团当年出面拿地,但华夏中央广场最终由佛山中国陶瓷城集团有限公司和新明珠陶瓷集团共同投资建设,项目股东还包括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星星集团。
资料显示开工时间在2012年,不过从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的官网信息来看,项目多数预售证时间均在2017年,对比拿地时间,项目对外销售进度相对迟缓。
据项目官网信息,华夏中央广场整个项目的重心在于面积最大的佛禅(挂)2011—002地块,也就是二期项目,该商业地块的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将建设两栋写字楼、六层商业裙楼以及酒店,而写字楼的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
相比8年前,佛山房地产市场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价和房价的水平明显提升。
2018年3月,紧邻华夏中央广场一宗商住地块竞价出让,楼面价已逾7000元每平方米。
而在其他区域,不少地块的楼面价格已近1.5万元每平方米。
与此同时,佛山已成为各大房企发力争夺的地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形势下,即使眼下的土地闲置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未来如何开发运营大体量的商业地产项目,也是新明珠陶瓷集团与中国陶瓷城组成的陶企联合体将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对记者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提升,正朝着寡头方向发展,中小房企生存的压力很大,“如果本身主营业务是非房地产的企业,可想而知,无论是在专业度、成本控制、融资能力等方面,都无法跟传统房企相比。
”此外,邓浩志还指出,佛山的商办类物业较多,库存较大,这也是影响当地写字楼市场复苏的一个主因。
佛山中原战略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佛山办公市场供应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1%;成交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全年供销比为0.29。
报告指出,近年佛山办公市场供求低位徘徊,主要是库存量仍较大,去化周期较长。
多元布局在中国的陶瓷行业中,佛山陶瓷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家当地老牌陶企走出佛山迈向了更广的市场。
历经几十年发展,创建于1992年的新明珠陶瓷集团已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专业生产陶瓷墙地砖及卫生洁具的企业。
而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叶德林则务实低调,被业内称为“中国砖王”。
目前,新明珠陶瓷集团拥有7个自主陶瓷品牌,3个卫浴品牌,60多条大型现代化生产线,建筑陶瓷年产能超过2亿平方米,陶瓷洁具年产能超100万件。
近年来,新明珠陶瓷集团积极进行多元化布局,先后进军房地产、酒店、高尔夫等多个领域。
房地产方面,新明珠陶瓷集团2008年开始进入房地产领域,成立佛山市新明珠房地产有限公司。
目前,新明珠陶瓷集团开发的项目主要位于广东佛山、肇庆及江西等地区,开发总建筑面积超过400多万平方米。
佛山陶瓷企业在2011年掀起的“圈地”浪潮很快平息下来。
从公开信息来看,当年大举拿地之后,新明珠陶瓷集团在土地出让市场基本不见踪影。
在集团的发展策略中,房地产领域也鲜少提及。
相反的是,凭借自身在建材领域的优势,新明珠陶瓷集团与品牌房企的合作变得更为紧密。
记者梳理了解到,新明珠陶瓷集团近年合作的房企阵营中,包括了恒大、万科、保利发展、中国时代、花样年等品牌房企。
其中,新明珠陶瓷集团与恒大开展合作已10余年,已从普通的材料合作商,成为对方的核心战略伙伴。
2017年3月,新明珠陶瓷集团与恒大宣布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并签订了未来高达60亿元的合作协议。
2018年5月,新明珠陶瓷集团又与迅速崛起的房企美的置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敲定在房地产开发、陶瓷采购、红酒代理等板块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事实上,频频与房企合作,新明珠陶瓷集团并非孤例,这已成为家居建材企业目前谋求扩张的一种主要方式。
“国家一直在推进精装修政策,精装房的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家居建材企业自然要去适应市场的需求。
2018年,涉足精装修工程的企业收入比较可观。
”同时,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全屋定制分会秘书长李玉明向记者指出,包括碧桂园在内的不少房地产企业也在发力开拓装修市场,这对家居建材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