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水仙山风景区在哪里(水仙庵在哪)

水仙山风景区在哪里(水仙庵在哪)

2023-04-14 来源:铝合金门窗责任编辑:防盗门 浏览数:4 门窗网

核心提示:2018-07-30 14:55 |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黄晓慧每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这一天,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五圣庙都要举行送大暑船活动,送“大暑”队伍从五圣庙出发,一路上表演舞龙舞狮、荡湖船、腰鼓等节目,沿着葭沚老街,浩浩荡荡将大暑船送到海边,由渔轮拖着,趁落潮大水,渐渐远离海岸,漂向大海。这一民俗活动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温岭海边一些地方渔民也有送大暑活动,石塘镇水仙岙村上咀五圣大帝庙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送大暑船活动。7月23日正是大暑,记者特意到五圣大帝庙观摩体验送大

水仙岙村:送大暑 祈平安

2018-07-30 14:55 |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黄晓慧每年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这一天,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五圣庙都要举行送大暑船活动,送“大暑”队伍从五圣庙出发,一路上表演舞龙舞狮、荡湖船、腰鼓等节目,沿着葭沚老街,浩浩荡荡将大暑船送到海边,由渔轮拖着,趁落潮大水,渐渐远离海岸,漂向大海。
这一民俗活动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温岭海边一些地方渔民也有送大暑活动,石塘镇水仙岙村上咀五圣大帝庙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送大暑船活动。
7月23日正是大暑,记者特意到五圣大帝庙观摩体验送大暑船民俗。
五圣大帝庙有送大暑传统习俗当天午饭后,记者到达五圣大帝庙时,不巧下着雨,看样子,一时半刻不会放晴。
进入庙里,只见供桌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祭品,还摆着纸做的五圣大帝偶人,描着京剧脸谱。
几名道士正在大殿内供桌前做道场,还有几名中老年妇女在庙门外折金纸。
场所负责人杨连甫是小箬村人。
为庙里造大暑船的两位师傅中,今年80岁的黄三中也是小箬村人,他和胜海村陈祥云一起打造了今年的大暑船。
这艘大暑船放在庙东的路廊里,船架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船身写着“五圣0069”的船号,路廊内墙上,还有用毛笔记录的往年的大暑船船号,记者发现船号是每年比上一年大一号的,即去年是“五圣0068”号。
杨连甫等告诉记者,大暑船一年一艘,今年是第69艘了,所以是“五圣0069”号。
以往送大暑,用的都是纸船,用硬壳纸板(瓦楞纸)、各种彩纸等制作,今年是第一次造木船。
大暑船都是从小暑过后开始赶造的,今年也不例外。
杨连甫说,造大暑船要先拣好日子,今年择在农历五月廿六竖龙骨,到六月初二正式开工造船。
两人花一个星期左右造好,用的材料是三合板,船身尺寸长3.8米,宽1.1米,高0.8米,船上有凉亭,有锚机,有雷达,有八〇(一种卫星导航设备),完全按照现代渔轮造法,船内还有家具等,船上装饰着8个偶人,包括正副老大和6个水手。
船上还装着一些八宝粥罐,里面装着柴油、机油、牛油等。
杨连甫今年54岁,33岁时就到五圣大帝庙担任管理工作,至今已21年。
他刚到五圣大帝庙的时候,那里还是一座很小的只有一间屋面的小庙,只有凹进去的岩皮底下一小块地方,神像也是小小的。
后来,他将庙扩建为三间屋面的平屋,2007年时,再将庙翻建成如今的规模。
无论是哪个阶段,五圣大帝庙每年都要举行送大暑活动,之前都是在夜里送大暑船,时间是大暑当天下半夜到天亮这段时间,要选择平潮时开始,即最高潮位开始退下去的时候,或者拣时辰进行。
杨连甫说,五圣大帝庙祭祀的五圣大帝,是张、刘、赵、史、钟等五位大帝,他们的名字不详,都是进士(记者按:据资料载,五圣即五瘟神者,又称瘟神,是中国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
分别为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在庙里大殿中,中间端坐的是张,刘是红须者,赵是红面者,史是执刀者,钟是持鞭者,为首的是张大帝。
庙里做道场念的一种经忏叫《瘟司忏》(全称《奉天敕命瘟司御灾治病宝忏》),上边说,玉帝驾坐灵霄宝殿,四值功曹来奏下界众生兆民死殇,未尽天年,疾病夭亡,请“天慈鉴观,大开宥罪之门;上帝垂恩,增注遐龄之寿”。
玉帝允奏,即出谕宣召五布福瘟司吕岳,他“掌瘟上圣大帝之职,管世间疫疠邪毒之权”,召其临凡,救拔人伦,广度众生。
瘟司领旨,带领东方周信神将、南方李奇神将、西方杨文辉神将、北方陈庚神将和瘟道士孙通真人诸位临凡,以使人间百姓逢凶化吉,释罪除愆。
杨连甫介绍,据老辈人说,最早的时候,也是在白天送大暑的,在大暑前做五天平安水陆道场,船做水陆道场,人做平安道场,祈求平安。
后来,送大暑转到夜里举行。
今年改到白天送大暑,主要考虑安全因素,夜里老年人来往不安全。
水仙岙村的莫银珠今年84岁,18岁时嫁到上咀。
她回忆说,护寿时,庙小人多,一些人都要分散到路廊里面。
早先来五圣大帝庙送大暑的多是外地人,像箬横乌沙浦、松门淋头、七甲等处都有人来,他们要在大暑前一天,翻山越岭走到箬山。
鹿头咀曾经拉钓出名雨一直在下,记者有点担心,会不会影响送大暑活动举行。
在等待天放晴时,记者向黄三中等人了解鹿头咀(曾经是独立的村,标准名鹿头嘴村,分上咀、下咀)的一些情况。
今年70岁的郭银凤是下咀人,她回忆说,过去,鹿头咀这地方非常缺水,只有一口井,满足不了村民的需求。
在花岙、打爿岙那边有不少井,但是不方便取用,下咀人只得到岩皮头水窟中担水,一般还要在夜里去担水,因为白天里抢不到。
那时候山上柴草多,担水很不容易。
“看到水时,高兴死了!”她从小就担水,一直到40岁左右。
民国时,石塘箬山有首《石塘地名歌》是这样的:“鹿头嘴(咀)拉钓线,花岙老爷老实显,后岩黄鱼透新鲜,外箬里箬两对面,里箬挑米店,大岙坑柴爿运来载加载,打爿岙大船小船都抛遍,石苍岙石头碎,小黄泥起炮台,大黄泥晒蛏干,杨柳坑炊皮薧头串加串,蛐壳倒起堆加堆,上马石番莳块,后沙岙里卖大蒜,石塘街婊子店。
”记者问黄三中,其中一句“鹿头嘴(咀)拉钓线”是什么意思。
他解释说,这说的是过去鹿头咀传统的钓业。
鹿头咀这地方的渔民,过去以放拉钓(据其讲述,可能术语称延绳钓)出名,这种拉钓是无饵的,不像钓带鱼、钓黄鱼要用饵,这种拉钓一串钓钩串在一根长绳上,一根绳称“一夹”,一只船一般带有七八十夹拉钓,一夹拉钓短的有四五十米长,起码有七八十个钓头,潮流经过时,鱼被一个钓头钩住了,一挣扎滚动,其他的钓头也滚过来,就将鱼扎牢。
拉钓可以钓鲨鱼、赤。
黄三中说,现在钓业基本上没有了,都用网捕,像大拖风、大照(灯光围网)等作业,都是用网捕鱼。
这是因为过去海里船少,鱼多,现在则是船多,鱼少了。
温岭第一艘钢质渔轮诞生于此说起渔业,在温岭渔业发展史上,水仙岙村留有重重的一笔。
据1992年版《温岭县志》记载,温岭的第一艘钢质渔轮,就诞生在水仙岙村。
《温岭县志》载:“1956年松门镇松椒渔业队首对机帆船问世,自此逐年推广发展,对网渔船演变成机帆船,大、小钓船演变成母子式钓机和小钓机,小流网船演变成小机流。
1987年5月,箬山水仙岙村渔民集资创办了第一对250马力钢质渔轮,渔具材料、规格也从原来的棉麻植物纤维改用化纤合成纤维,并添置定位仪、渔探仪、电台、对讲机等助渔助航仪器。
特邀大奏鼓前来送大暑到下午2时左右,天放晴了,庙前海面,海天相接之处,豁然开朗。
“左边这个岛是玉环的披山,那边是大鹿岛。
”黄三中告诉记者。
天放晴,到庙里参加送大暑的箬山当地群众络绎不绝,一起帮忙做准备工作。
他们往船上放油漆罐、桐油灰等,想来这也是平常船上常用的东西。
船上亭子里装上了扑克、纸牌(四色牌)等物,也有信众将写着“五圣大帝四海龙王收用”的袋子放在船上,里面信许是纸钱。
为了这次送大暑活动,庙里特别邀请了里箬村的大奏鼓队前来。
鼓队到达庙前,就在门前跳了起来,跳毕,等待送大暑队伍动身。
下午4时30分,经掷茭请示,大暑船终于能够动身了。
由两人敲锣开道,众人围在船两边,挽着穿在船底下的绸布条,将船抬出路廊,后面跟着道士。
大奏鼓队也从庙里出发,会合到队伍中去,善男信女擎香相随。
队伍慢慢向前,到转弯不好抬之处,小心翼翼地侧转船身。
与椒江送大暑船要将船送到海上不同,五圣大帝庙送大暑船只需将船送到岸边。
在岸边,早就准备了柴草,大暑船就放在柴草堆上。
杨连甫等人将一桶桶柴油浇在船中,然后将船点燃,船就燃起了熊熊烈火。
大奏鼓队远远地在一块空地上跳着,道士和其他信众散立在岸边,注视着大暑船燃烧。
等大暑船燃尽,仪式才告结束。
送大暑仪式结束后,依惯例,五圣大帝庙将关门十天,因为“五圣大帝到海上惩恶扬善,巡察去了”。
郭献忠和郭加明是水仙岙两名人说起水仙岙村的名人,不能不提到海洋剪纸家郭献忠和企业家郭加明,郭献忠就是鹿头咀人,郭加明现住在下咀。
郭献忠1934年生于箬山鹿头咀,从小就对民间工艺美术产生深厚的兴趣,他从1958年开始剪纸创作,多年来一直痴迷于此,“剪刀下面消烦恼,刻纸盘上度春秋”,几十年来,创作了3000多幅各种题材的剪纸精品。
出版过《郭献忠剪纸集》《剪刻心花》等剪纸集。
而作为企业家的郭加明也是箬山的名人,他从生产鱼粉起步,用了20年左右时间,将企业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千余名职工,集远洋捕捞、水产加工、医药化工、食品饮料、渔需物资、工贸一体、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大型集团公司浙江海鸿集团,成为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
他引进台湾百年老字号豆腐干,生产出了著名的“老爸豆腐干”。
现在浙江老爸食品有限公司搬到上马工业区生产。
今年71岁的郭加明还当过39年县市(省)各级人大代表,当过两任箬山人大工作站站长,为渔区发展提过不少建议意见。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欧松板都有多厚的(欧松板尺寸规格是多少厘米)
阅读下文 >> 装修完才知道,原来桌子、椅子都可以不买,直接来个组合柜太方便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11605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