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如今,漫步在濮阳华龙区大庆办赵村,村庄早已改头换面,放眼望去,周围到处是花园式的住宅小区,宽阔平坦的街道干干净净;道路两旁,彩色便道砖间造型各异的花坛里鲜花盛开,法桐、银杏等各种树木及路灯林立;中老年人舞蹈队正跳得热闹……环境美,让人住得舒心;发展美,让人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舒畅。
赵村隶属于华龙区大庆办,地处胜利东路。
2004年村改居,设村民小组15个,居民1070户4280人,现有耕地面积1432亩。
近年来,随着濮阳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赵村由城郊型农村衍变为城中村。
人多地少、就业困难、群众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村容村貌和周边的城市小区极不相称等矛盾越来越突出,拓宽发展渠道、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
赵村结合优越的地理优势,拓宽思路,大胆探索,筑牢美丽乡村建设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生态文明基础,实现了基层党建的新加强、集体经济的大跨越、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新村建设的高标准、乡风文明的新面貌、和谐发展可持续的目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大庆办赵村徐徐展开。
关注微信 濮阳全攻略 领红包创新载体,强化教育,打造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筑牢政治基础一个强有力的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大庆办党工委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尊重群众意愿,真正把一心思发展、一心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选拔到班子中来。
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文化程度的有5人,45周岁以下的有6人,村“两委”班子无论是文化层次,还是年龄结构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该村不断创新载体,强化教育管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村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党员学习常态化。
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自1988年开始,赵村党总支把每月25日定为“党员活动日”, 坚持30年雷打不动。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全村党员干部都会早早地聚集到村党员活动室,从未间断。
不仅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先进典型,还对村内的大事、实事进行讨论研究,有针对性地破解群众的难题。
以上党课的形式,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服务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市城区任丘路大杂院拆迁工作中,小队党员干部翟文法顶着巨大压力,以身作则,率先拆除自家房子,为大杂院的拆迁工作打响了第一枪。
在他的带动下,两天内拆迁房屋280余间,一周内完成了1000余间房屋拆迁和2万余立方米垃圾的清运工作,成为全市储备土地和谐拆迁的典范。
在新村建设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担当,党员干部主动带头,全村没有一户居民因拆迁问题而越级上访,没有发生一次集体或群体上访事件,逐步探索出一条和谐拆迁、自主改造建设的新路子。
关注微信 濮阳全攻略 领红包事务管理民主化。
农村财务问题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赵村由此入手,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并逐步探索出一套“‘两委’审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一支笔签字”的管理办法。
为切实把知情权还给群众、议事权交给群众、监督权赋予群众,村“两委”在党务、政务公开方面动了很多脑筋,在村委会门口设置了固定的党务、政务公开栏,对群众关心的固定资产管理、财务收支等18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公开,极大地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拉近了干群关系。
村干部上班公职化。
为使村干部安心工作,赵村推行村干部公职化制度,即村干部不准经商办企业,像国家正式人员一样坚持8小时工作制,一天签到两次。
为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村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兑现他们的工资和各种待遇。
2018年,村干部每人月工资已达3000元。
在新型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热潮中,他们总是忘我工作,加班加点,不计酬劳,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晚上,都能在建设工地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村干部率先垂范,群众的气顺了、心平了,各项工作推动更加有力了,全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赶超发展的良好局面。
赵村先后被授予省、市“五好党支部”,全市“魅力村镇”等多项称号。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唱响经济发展主旋律,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筑牢经济基础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赵村的大部分村民变成失地农民,生活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