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装电动三轮车乱象何时休●追踪浦西万达广场外,改装的电动三轮车排长队候客。
核心提示12日,本网报道了泉州市区浦西万达广场外,改装电动三轮车霸占非机动车道,堵塞交通。
不仅在这一路段,中心市区不少地方,改装电动三轮车“横行霸道”,闯红灯、超载、占道、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频发,有损城市形象,且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交警部门曾多次开展专项整治,治理后,这些车主就收敛些,可过段时间,乱象就又“回潮”了。
有市民认为,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导致乱象回潮。
那么,这些载客车辆每个月能够赚取多少钱?车辆改装或购买又需要多少费用?对此,记者进行了暗访。
□记者 黄枫 文/图体验: 机动车道上乱窜 与交警躲猫猫12日上午,记者在市区浦西万达广场外叫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从万达前往大洋百货。
刚上车,车主就一脚油门踩下去,直接在机动车道上逆行。
穿过一条斑马线后,三轮车继续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看到前面有车辆行驶较慢,车主还想超车。
到达目的地后,记者询问车主,一路下来都在违法驾驶,不怕被抓吗?“车辆没有牌照,只要避开交警,一般不会有什么事。
”该车主说,就算运气不好被交警抓到,罚点钱就好了。
随后,记者在泉州新车站再次搭乘一辆电动三轮车,该车比较破旧,行驶起来一直摇晃,且不时传出“哐当”的响声。
“我们这种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非常麻烦,车身宽,一进非机动车道,整个车道都满了。
”车主万师傅说,万一碰到非机动车道拥堵,我们倒车也很麻烦,所以基本上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记者在万达广场门口观察发现,如果客人目的地在温陵路方向,这些车都没有到前方掉头,而是直接逆行而上。
这样的情况,只是电动三轮车各种违法违章的冰山一角。
“交警出来查车,我们就避一避风头,等到没有查车了,我们再出来。
”一位三轮车车主表示。
未改装的电动三轮车调查: 老乡拉老乡 做兼职的多空闲时,不少载客的电动三轮车车主在一起聊天抽烟,遇到一辆车载不下的时候,他们还会互相介绍生意。
这些车主来自哪里,是否有经过专业培训?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载客的大多数为中年人,有男有女,年龄都在40岁以上,基本上没有驾驶经验,更不用说有机动车驾驶证。
有的是老乡拉老乡,有的是兼职,他们觉得这个行业好赚,就买辆车,上路拉客。
三轮车司机万师傅是重庆人,在建筑工地做小工,一名老乡告诉他,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来载客,非常好赚。
从2014年起,万师傅就开始载客,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出来路上载客,白天如果没有去做小工,也会出来载客。
“刚开始的时候,生意比较好,一天可以赚一百多元,有时候跑晚一点,可以赚到200元左右。
”万师傅说,除了载客,三轮车的车身还可以做广告,每个月50元至100元不等。
万师傅说,高峰期时,市区电动三轮车估计有百来辆在路上跑,随着交警开展整治,上路的三轮车有所减少,但到了晚上,仍有不少人出来跑。
据悉,还有人利用现有的电动三轮车改装成载客的三轮车。
安溪的陈先生是一名送货员,他把送货车改装成载客车,送货的时候再把安装上去的支架和雨棚卸下来。
“有时候晚上出来跑一跑,赚点钱补贴家用。
”陈先生说,这样的兼职非常自由,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回家休息。
加装雨棚的电动三轮车改装: 商家帮忙搞定 费用200至300多元记者了解到,这些载客车辆与送快递、运蔬菜的车是一样的,但在购买时,只要向商家讲明是载客用的,商家就会帮忙焊接座椅、加装雨棚。
有的商家还让厂家直接做好送过来,只不过价格比改装的贵一点。
在市区中山路一家电动车销售店,一位阿婆正在整理电动车,店门口摆放两辆载货的电动三轮车。
记者询问电动三轮车卖多少钱,该阿婆表示,一辆2700元。
记者又问,购买这种车辆是否可以帮忙改装成载客的三轮车。
阿婆回答,店里不能帮忙改装,但有现成的载客车辆,一辆2900元,共有5个电池,如果加装电池要多加价。
“载客的基本上都要加装电池。
”阿婆说。
随后,阿婆带记者到店后面的仓库,仓库内摆满大大小小的电动车,她指着最远端的角落,里面就有一辆载客三轮车。
记者只能看到上面墨绿色的雨棚,其他地方都被四周的电动车堵住了。
“现在不好推出来,你确定要再推出来,样式就跟街上载客的一样。
”阿婆说。
记者又走访几家电动车店,大多数商家表示,没有现成的载客三轮车,如果有需要,可以帮忙改,如增加遮雨棚支架、座位数等,一般只要200至300多元,很快就可以搞定。
记者了解到,也有部分电动车维修店在承接此项业务,而且改装非常快。
尴尬: 违法成本低 不足以形成威慑“违法成本低,基本上几天的时间,就能把改装的费用赚回来,甚至可以赚更多,这或许是这些三轮车司机铤而走险的原因吧。
”市民康先生说,车辆被查扣之后,只是罚款,扣车几天的时间,车辆很快又放出来,这样的处罚有点太轻。
康先生认为,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轻,这或许就是乱象经常回潮的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交警部门此前多次开展整治行动,往往是行动之时,车主有所收敛,行动过后一段时间,这些车辆再次出来。
市民吴女士认为,不止是路面上的整治,从源头上的管控也要跟上,对于这些车辆能否售卖以及改装方面进行查处,效果会好很多。
“仅仅依靠某个部门某个时间段的整治,并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多个部门联合协作,才能彻底将问题解决。
”吴女士说,否则当违规者尝到甜头而又执法缺位时,就会觉得这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市民张先生则认为,目前,我市拥有立法权,可否针对此种乱象进行立法,或者将电动三轮车归入即将出台的电动车管理办法当中,对电动三轮车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