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地震十周年,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应急避险能力,在灾难来临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大家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地震发生时该如何避险!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有效避险。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则不要急着往外跑,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
室内避险1、高层居民遇地震时,应立即躲避到结实的桌子、床、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在房屋倒塌后形成三角空间,是相对安全的地点。
还可以迅速逃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这些小开间的地方是比较安全的地点。
远离外墙、门窗,不要使用电梯。
如住平房,迅速跑到门外。
2、躲避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是: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还应该拿软性物品护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特别注意:震时要沉着冷静,及时反应。
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面,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
在地震第一时间关闭火源、电源、气源,处理好危险物品后,再行避险。
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户外避险1、就地选择开阔地带避险,蹲或趴下,以免摔倒。
2、驾车行驶时,尽快降低车速,选择空旷处停车。
3、避开高架桥、高烟囱、水塔等建筑物。
4、避开玻璃幕墙、高门脸、女儿墙、广告牌、变压器等危险物。
5、在野外,避开河岸、陡崖、山脚,以防坍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特别注意:户外情况复杂,震时注意观察,选择恰当的方法避险,避免意外伤亡。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1、被压埋后,如果能行动,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
2、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3、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
尽量节省力气,不要长时间呼喊,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
4、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特别注意:被压埋后,要坚定自救的勇气和信心,精神不能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