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海尔、宝洁等都是杰出的营销高手,新招不断,令人耳目一新,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当这些国际大公司以全新的营销模式冲击国内市场时,许多国内企业自以为“优秀”的营销模式却变得黯淡无光。此外,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长达100年的战争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味模仿只会让我们永远落后。只有敢于创新和挑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日趋成熟理性,要想赢得消费者,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转变营销模式,运用有效的营销手段。创意营销工具。当前,企业要面对的是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营销创新已成为当前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所谓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在某一方面或一系列营销要素上寻求突破或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要求有发明创造,只要能适应环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情况下赢得消费者的心理,同时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这种营销创新是成功的。还需要说明的是营销创新,营销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并不是衡量营销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营销创新是我国企业融入国际竞争环境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直接导致中国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强化。但面对这一切,中国企业也暴露出诸多劣势,尤其是落后的营销理念是致命弱点,这让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对手和精湛的营销手段面前无所适从。企业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也表现出企业竞争力的薄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从营销管理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因为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此外,通过营销创新,企业可以科学合理地整合各种资源,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营销创新的四大支柱
美国管理大师熊彼特曾提出企业创新的五个有形要素,而营销创新属于无形要素范畴。事实上,无论是有形要素还是无形要素的创新,都需要一种思想或力量的支持。从我国目前的营销实践来看,虽然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国际知名大公司营销创新的威胁,传统营销方式依然举步维艰。他们也在努力突破传统的营销方式,却无从下手,显然缺乏思想或实力支撑。从我国的营销现状出发,
支点一: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它们虽然无形无形,但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所谓创新理念,就是企业在瞬息万变的营销环境中,为适应新环境而形成的一种创新意识。
它是营销创新的灵魂。它指导和支配着创新形成的全过程。没有创新理念的引导,营销创新就会被忽视,依然会盲目追求不再适应新环境的传统模式。企业只有把创新指导思想提上日程,企业才能在变革中成长,在竞争中生存。营销创新也能发挥更充分的作用。海尔的斜率理论众所周知。它的主旨是 oec 管理,它的动力是创新。可以看出,海尔树立了创新理念,并在各个方面不断指导着海尔的创新工作。管理方面,“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创新成果 荣获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第一名。营销创新也是不断的。“家庭营销”新理念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更提升了品牌形象。
品牌亲和力。试想,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企业,何谈营销创新?可见,树立营销创新观念是营销创新的首要条件。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营销创新观念呢?首先,要有明确的市场意识或营销理念。
没有营销理念的指导,任何创新活动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树立清晰明确的营销理念,尤其是中小企业。然而,在当今世界各大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形势下,企业必须依靠创新才能生存,并以正确的营销理念为指导。
其次,要有竞争意识。这是营销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着与国际成熟大企业的竞争,更要以危机感和使命感警示和鞭策。
支点二:培养营销思维
思维是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当一个苹果掉到地上时,牛顿开始研究万有引力。苹果掉在地上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也常常是人们生活的对象。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其实,这其中的根源在于思想。牛顿有的是科学思维,感叹生命的人有文学思维。正是这种科学思维使他发现了引力,并不断发现科学领域的诸多奥秘。那么,要想做好营销活动,企业就必须要有营销思维。实际上,营销创新的切入点是在生活中,或者说是围绕消费者,这是营销人员所关注的。如果缺乏营销思维,就无法把握这些切入点,营销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笔者在为某房地产项目做营销策划时,在项目宣传推广阶段,笔者将项目的地理位置与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拟拓展的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得没有地域优势的项目,一时间成为抢手货。而且还巧妙地避开了宣扬迷信的嫌疑(该楼盘的地理位置与“龙兴寺”在同一轴线上)。
营销思维的培养需要在营销人员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种营销意识,即一种工作状态。首先,你要精通理论知识,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培养把营销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营销意识自然而然会培养起来;此外,生活中做一个细心的人,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消费者”行为,深入挖掘营销创新的切入点。
支点三: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尤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环境。营销创新的风险始终存在。去试验,可能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因此,创新很容易受挫,或者被搁置,或者不敢实施。这将打击营销创新的积极性和开拓精神。因此,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支撑,才能保证创新楼不倒。关注体育的人都知道,瓦尔德内尔这位乒坛常青树,每次出场都会改变自己的打法。虽然他的脸老了,但他的球风总是在创新。当然,这种创新未必会成功,但这种精神是有价值的,也是营销创新所必需的。笔者在为企业做培训时营销创新,要求营销人员有一种敢于创新、开拓进取的顽强精神;并为培训创造条件。事实上,这种顽强的精神也来自于自身的性格和生活的磨练,营销人员应该具备这种意志。
支点四:要有严密的制度保障
规章制度是为了使企业各部门人员有章可循,形成一支有组织的队伍。如果没有制度保障,那么企业就会完全失去凝聚力,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要在企业员工的思想中渗透一种思想或文化,用规章制度来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想将营销创新理念转化为企业营销人员或其他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或深层次的文化内核,就必须有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和保证其规范运作。将营销的理念、精神和思维转化为员工开展营销活动的思路和方法。
营销创新制度化后,从根本上保证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充分调动营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适应变化。. 其实这就像管理学中的x理论、y理论、z理论一样。人这个复杂的有机体,必须用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将一个想法制度化,甚至把这个想法放到企业文化的平台上,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将营销创新制度化,必须借助企业文化的魅力,使效果更好。
在营销创新的制度保障中,激励制度最为有效。只有制定适当的激励制度,才能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制定的激励制度,必须将营销创新成果与薪酬制度、晋升制度挂钩,效果才会更好。
营销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我们已经研究了营销创新的四个支点,但是在营销创新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以免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
1、注重营销创新创造价值。这是评价营销创新是否有价值的最重要标准。当然,这里的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包括客户价值。不创造经济价值的营销创新对企业没有意义,不创造客户价值,就无法获得经济价值。因此,创造客户价值是营销创新的关键。顾客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功能上,还体现在顾客购买时所付出的精力、体力、时间和金钱,这些都属于顾客价值的范畴,甚至包括情感。因此,在营销创新中,必须创造客户价值,否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难以提升。
2、注重营销创新的可行性。创新要建立在对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主观想象的基础上,要实用易操作,尤其要注意文化的影响。营销创新是根据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情况对营销要素进行安排的最佳组合。要注意文化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也可能存在随罗马人不随罗马人的问题。最后,还需要关注营销创新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是否产生负面影响。
3、注重营销创新组合。企业营销创新往往是一个营销环节的成功,固然可喜,但要注意营销组合。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的创新需要其他营销组合要素的配合,否则这种营销的成功率将大打折扣。农夫山泉2000年的营销创新案例就是营销组合缺失的最好案例。彼时,农夫山泉从4月的“小科学家活动”,到宣布纯净水不利于健康,再到8月的“中国奥运代表专用水农夫山泉”呼应了“纯净水是否健康”的话题。水有益于个人健康”所隐含的营销创新方案可谓“
营销组合协同工作。
4、注意联合力量的运用。营销创新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日本企业特别重视团队精神,因为团队的合力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在营销创新方面,团队的力量更为重要,因为团队的创新比个人的创新更完整、更可行,在执行过程中,整体的沟通和理解也比个人的更强大。个人的,效果是自然的。意外。
此外,这种合力还需要知识的整合。营销本身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如经济学、哲学、数学、行为学、心理学等,没有这些学科的基础,营销创新就不可能完美。因此,营销创新不仅需要人员的结合,更需要知识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