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岩棉铝蜂窝夹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棉铝蜂窝夹芯板。
背景技术:
岩棉铝蜂窝夹芯板是由铝蜂窝夹芯制成的夹芯板。岩棉在防火、隔热、吸音、隔音等方面有显着的效果,可以起到防火、隔热、吸音、隔音的作用。和其他功能。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岩棉铝蜂窝夹芯板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衬铝板。芯板是固定的,没有香味剂包,不能给板子提供一定的香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棉铝蜂窝夹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内衬铝板,岩棉铝蜂窝夹芯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困难的问题。支撑较重的物体岩棉铝蜂窝夹芯板是固定的,没有香味剂袋,不能给面板提供一定的香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岩棉铝蜂窝夹芯板,包括聚酯漆层和卡体槽,聚酯漆层上方设置铝板,铝板板材在铝板上方设有岩棉层,岩棉层上方设有衬铝板,内衬铝板上方设有胶膜,胶膜上方设有六角铝蜂窝,六边形铝蜂窝内部设有香剂袋,六边形铝蜂窝上部设有上胶膜,上胶膜上部设有上岩棉,上岩棉上部设有泡沫填料,泡沫填料上方设有彩钢板,彩钢板上方设有镀铬层,镀铬层上方设有氟碳滚涂漆层层,上岩棉的一侧设置有卡体,上岩棉的另一侧安装有卡体槽,卡体槽内设有固定孔。卡体凹槽内设有固定孔。卡体凹槽内设有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六角铝蜂窝的总数为数个,所述数个六角铝蜂窝均为一体结构,均设置于上胶膜与胶膜之间。
优选的,固定孔共有八个,其中四个安装在卡体的凹槽内,另外四个安装在卡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六角铝蜂窝通过粘贴胶膜与所述衬铝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固定孔与卡体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并配有衬铝板,解决了岩棉铝板无法使用的问题。蜂窝夹芯板在使用时很难支撑重物。,岩棉铝蜂窝夹芯板上固定困难的问题,因为铝板和内铝板,可以固定较重的物体,并设置了香味剂袋,解决了不能固定的问题能够为盘子提供一定的香味。岩棉层可起到防火、保温、吸音、隔音的作用。
图纸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六角铝蜂窝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卡体,2-聚酯烤漆层,3-铝板,4-岩棉层,5-内衬铝板,6-胶膜,7-六角铝蜂窝,8-固定孔,9 -卡体槽,10-粘膜,11-岩棉,12-泡沫填料,13-氟碳滚涂层,14-镀铬层,15-彩钢板,16-香精袋。
详细方法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例子。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岩棉铝蜂窝夹芯板,包括聚酯漆层2和卡体槽9,聚酯漆层2上方设置有铝板3,铝板3上方设置岩棉层4,岩棉层4上方设置衬铝板5,内铝板5上方设置胶膜6,胶粘剂上方设置六角铝蜂窝薄膜6 7。六角铝蜂窝7内部设有除臭袋16,六角铝蜂窝7上方设有上胶膜10,上胶膜10上方设有上岩棉11,上层岩棉棉11上方设有泡沫填充物12,泡沫填料12上方设置彩钢板15,彩钢板15上方设置铬层14,铬层14上方设置氟碳滚涂烤漆层13,上岩的一侧岩棉11上设有卡体1,卡体槽9安装在上岩棉11的另一侧,卡体槽9内设有固定孔8。
为了能够进行填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若干个六边形铝蜂窝7共排布,若干个六边形铝蜂窝7均为一体结构,均安装在胶膜10和粘贴膜6之间。
为了能够将多块岩棉铝蜂窝夹芯板安装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孔8的数量为8个,其中4个安装在卡体的卡槽9内,以及其他四个安装在卡体1内。
为了能够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六角铝蜂窝7和内衬铝板5通过粘贴胶膜6固定连接。
为了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孔8与卡体1为一体结构。
然后在彩钢板上铺上彩钢板15,在彩钢板15上依次刷上铬层14和氟碳漆层13,然后分别在岩棉两侧焊接卡体1和卡体槽9铝蜂窝夹芯板。本体1与卡体槽9可对接安装,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孔8内,使用方便,需要安装重物时,可将长螺栓穿过铝板3和内衬铝板5固定牢固,岩棉11和上层岩棉11起到防火、保温、吸音、隔音的作用。然后分别在岩棉铝蜂窝夹芯板两侧焊接卡体1和卡体槽9。本体1与卡体槽9可对接安装,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孔8内,使用方便,需要安装重物时,可将长螺栓穿过铝板3和内衬铝板5固定牢固,岩棉11和上层岩棉11起到防火、保温、吸音、隔音的作用。然后分别在岩棉铝蜂窝夹芯板两侧焊接卡体1和卡体槽9。本体1与卡体槽9可对接安装铝蜂窝芯,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孔8内,使用方便,需要安装重物时,可将长螺栓穿过铝板3和内衬铝板5固定牢固铝蜂窝芯,岩棉11和上层岩棉11起到防火、保温、吸音、隔音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更改和修改、替换和修改、替换和修改,本实用新型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