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雨虹与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技术交流
4月16日上午,东方雨虹集团总裁项金明先生、市场总监徐萌女士、产品研发中心总监段文峰博士、公共事务总监叶启新先生一行莅临我司参观考察。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材料,建材总院马娟荣教授,水泥科学与新型建材研究所副所长刘光华教授,绿色产品认证研究院院长江权教授,教授国中学科带头人季志江热情接待了来访团。作为东方雨虹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马娟荣教授一直积极推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刘光华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情况。蒋权教授分析了绿色建材的相关政策和研究工作。季志江教授介绍了实验室在环境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项金明对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和突出的科研成果表示高度赞赏。他希望今后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开展更多的交流活动,共同推动建材行业的技术进步。会后,东方雨虹代表团参观了仪器,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及实验室。... 阅读更多
东方雨虹与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技术交流
4月16日上午,东方雨虹集团总裁项金明先生、市场总监徐萌女士、产品研发中心总监段文峰博士、公共事务总监叶启新先生一行莅临我司参观考察。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材研究总院马娟荣教授,水泥科学与新型建材研究所副所长刘光华教授,绿色产品认证研究院院长江全教授,国中学术带头人
德国瓦克化学高管来访东方雨虹,巩固双方合作关系
日前,德国瓦克化学董事会成员Dr. Dr. 、大中华区总裁Paul、大中华区副总裁胡文涛专程到访游览东方雨虹。东方雨虹总裁向锦明、集团采购总监杨晓飞接待了代表团。据悉,瓦克化学是聚合物和有机硅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也是东方雨虹乳液和可再分散乳胶粉的重要供应商。
东方雨虹与四川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技术交流
11月29日,东方雨虹特种功能防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产品研发技术交流会。四川大学王琦院士等专家团队与东方雨虹集团总裁向金明、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田凤兰、集团产品研发中心主任段文峰共同出席会议。在本次技术交流会上,双方根据各自学科优势,进一步确定强强联合后
《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行业标准发布
众所周知,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是防水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类防水材料。防水涂料广泛应用于屋顶、卫生间、地下等防水工程。近十年来,拓展至桥梁、隧道、地铁、水利、水库、污水处理等功能性防水领域。其优异的防水性能和施工简便性使其受到工程界的青睐。但由于生产防水涂料,部分企业使用焦油
我国建筑防水涂料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国务院《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客运需求,我国将在省会城市之间建立快速客运通道和大中城市,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线。客运走廊和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预计到2020年绿色建筑材料,中国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高铁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1%。
建筑安全的根本问题是防水材料是安全的基础
6月20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学府路绿色塌陷路面被挖出,学府路南北内车道封闭,车辆缓慢行驶。6月17日晚,事发道路发生路面塌陷。北京市排水集团现场负责人说:坍塌是地下排污管道渗漏造成的。除了漏水导致的路面下沉问题,据统计,中国65%的新房在一到两年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而且渗漏占据了房子的土地。
应用一流防水技术和材料穿上瘦西湖隧道“雨衣”
扬州瘦西湖隧道全长20多米,从瘦西湖湖底穿过。如何保证海底隧道不漏水?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扬州市建筑防水技术座谈会上获悉,扬州市将引进和应用世界一流的防水技术和材料,对湖底隧道进行由内而外的技术治理,“相当于穿了一件防水的隧道上的雨衣。” ’,确保100年不漏水”。据介绍,作为国内建筑防水技术行业的唯一企业
聚氨酯防水新兴新技术降低成本是关键
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修订后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国家标准已于近日正式实施。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聚氨酯防水涂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性能越来越环保,市场前景也更加广阔。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聚氨酯防水涂料建筑材料行业标准,2003年修订,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和应用已经出现
防水材料检测设备
防水材料试验设备用于测定各种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撕裂、剥离等力学性能。本机为龙门架,外观新颖大方。电脑数字调速系统,配备力传感器和伸长率自动跟踪装置,稳定性好。本电器采用PC机和接口电路板对数据进行测试结果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打印,并可计算出最大力、屈服力、平均剥离力、最大变形量等。
打造全球最大的工业用非织造布生产基地
8月21日,德国专家在临沂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短纤车间调试生产设备。该公司由北京东方雨虹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一期工程投资8亿元并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短纤车间已建成,两条生产线已开始调试试生产。二期项目将建设2条短纤维生产线和6条长纤维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档次最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