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答物理题像什么张岩松(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在高中阶段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物理难、化学繁、数学的题目做不完”,大多数高中生对物理解题都望而生畏。
实际上物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与数学和化学两门学科相比,可以说是最少的,但是物理解题的难度却是最大的。
那么,那么,难度最大的物理解题到底像什么呢?用什么来比喻解答物理题才比较恰当呢?根据我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觉得以下六个方面的比喻就非常贴切,非常恰当。
(一)像刑警破案解物理题首先需要审题,读懂题意,以便打开解题的突破口,这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这就像刑警破案时需要先到现场进行勘测,去捕捉蛛丝马迹的作案线索,譬如犯罪嫌疑人遗留下的物品,遗留下的脚印、指纹、气味等,这些都需要细心地追踪,为顺利破案,打开缺口。
因此,物理审题和刑警现场勘测非常相似。
(二)像看三维立体画解物理题就像看三维立体画。
对于三维立体画,人和画之间就像是隔着一层窗户纸,若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那么你只能看到表面现象,是一堆花里胡哨的彩色,根本看不出立体图像,感觉不到三维立体的空间感。
但是,一但能够深入进去,戳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色彩鲜艳、立体感超强的三维立体图像便会立刻涌入你的眼帘,让你立刻感到豁然开朗。
精彩纷呈的画面,会给你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解答物理题也是这样,你一旦能够深入进去,你会感觉到题目所展现的物理情景精彩纷呈,极富吸引力,你会感到解题是一种乐趣。
(三)像是一种条件反射大家普遍有这样的感受,有吃过酸石榴的经历之后,当你再次看到石榴时,即便是不吃,也会不由自主的撸酸水,甚至会倒牙,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是经验使然。
我们解物理题也是这样,当你物理题解得多了,总结和积累的多了,你会自然而然的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在你解物理题时,每当你读完了题目之后,你会迅速的“嗅出它的味道”,瞬间会在脑海里呈现出这个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这就像是看到石榴和山楂就知道是酸的,看到西瓜和哈密瓜就知道是甜的一样。
(四)像是一种直觉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打比赛时,有时一些难度极大,速度即快的来球,按正常情况来看,应该是接不住的。
但是,运动员凭直觉有时却能奇迹般地把球接住了,这时运动员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因此,解物理题也像打乒乓球,有时需要凭直观感觉。
(五)像下中国象棋中国象棋博大精深,解物理题就像下中国象棋。
高手下象棋不是只看眼前的一步,胸中要有大的战略,要有整体的布局,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或者是一时的得失,要有通盘的考虑,要走一步,看几步,要预想清楚对手接下来可能要走的若干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另外,还要注意子力的联络性,即子力要相互保持联系,左右阵型要相互呼应,子力配置要相互掩护照应,进退攻守行动要统一。
解物理题也是这样,首先要通盘审题,明确利用那条线进行求解,是力线?能量线?还是动量线?还是利用几条线的组合方式进行求解?这是从大的战略进行考虑。
然后再考虑具体的战术问题,譬如寻找已知条件,抓住关键词语,抓住临界状态,画草图,画图像,转化角度观察,搞清题设的物理情景,寻找具体的求解公式等等具体的细致步骤。
(六)像读古诗词古诗词是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一首诗,或者一首词,就是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本书,古诗词散发着一种无穷的魅力。
古诗词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具有深邃和跳跃的特点。
如果你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那么你去读古诗词,就会感觉只是认识里面的字而已,至于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你完全体会不到,根本深入不进去,不能领悟和领会诗词的内涵。
解物理题也是这样,如果你不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基础知识不能融汇贯通,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知识串不起来,而且也不具备丰富的解题技巧,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你去解答物理题,就会感觉到物理题目就像古诗词一样晦涩难懂,根本看不透它,看不穿它,只是认识里面的字而已,至于题目所蕴含的物理情景,你则完全感受不到。
结语要想成为解题高手,平时就要注意多做题,勤总结,善归纳,慢慢的便会熟能生巧,便能学会“嗅出物理题的味道”,使解题成为一种享受。
作者简介:张岩松(1963.06),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中学物理高级教师,1987年参加工作。
曾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14种中学物理教育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高考备考规律与学•培优》的编著。
曾在《作家在线》发表一篇随笔《我的高中时光》;两篇散文《甜蜜的初恋》《退休感悟》。
曾在《在线作家》发表一篇散文《童年往事》。
曾在《文学世家》发表一篇随笔《同学聚会感怀》。
曾在《现代诗歌网》发表一篇《攀登(组诗)》。
曾在《齐鲁壹点》发表《修己悟道 潜心钻研》等9篇随笔。
壹点号 泰安第十九中学教师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