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家装百科>【聚焦】陈春华:数字时代,你能分清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吗?

【聚焦】陈春华:数字时代,你能分清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吗?

2022-11-16 来源:门窗加盟责任编辑:门窗之家 浏览数:79 门窗网

核心提示:(注:本文系GIS圈总编辑、南方数码董事长杨震澎(笔名:南人)推荐,陈春华老师是他华南理工大学MBA期间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请问你自己一个问题你真的拥有知识吗?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四种关注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分别心,还是辨别力?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喜欢这个、不喜欢这个”。这是分别心,不是你有辨识力。有辨识力的人,不会简单说喜欢和不喜欢,因为当你真正辨识价值之后,你会克服自己,如果没有这种辨识力的时候,你就会有分别心,你可能太多去做分别,却没有足够的辨别。第二种情形,是自我设限,

(注:本文由GIS界主编、南方数码董事长杨振鹏(笔名:南人)推荐,华南理工大学MBA期间陈春华老师为其毕业论文导师.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真的有知识吗?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四种情况值得关注:

第一种情况,是分别心还是明辨力?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喜欢这样,不喜欢这样”。这是歧视,不是你的辨别力。有明辨力的人不会简单的说好恶,因为当你真正辨别出价值的时候,你就会战胜自己。如果你没有这个辨识力,你就会有分别心,你可能做的太多了,但辨识度不够。

第二种情况是自我局限还是认知不足?

“我做不到。” 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每天晚上能写3000字,很难。我告诉他:你开始每天晚上写3个字,30个字,慢慢的你会写到300个字,3000个字。不是会写,而是对自我局限和认知没有认真的认识,不明白造成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第三种情况,是世界瞬息万变,还是你没变?

熟悉我的都知道,在微博时代,我并没有参加太多的活动,后来发现再不动,就会被淘汰。于是在微信时代,我开始行动了。想要知识付费,我就抓紧时间了。主要的原因不是我能不能用或者这个世界变化快还是慢,而是我自己的变化再变化,快的还是慢的。.

第四种情况是惯性所致,还是无可奈何?

大多数人认为我们很难应对信息融合和事物不断迭代的时代。其实,是你的惰性让你应付不来。我不是那种特别喜欢用视频跟大家交流的人,除非是在上课,但是我喜欢。有人问我,什么是专业化?当你不断地与你的惰性、你的习惯作斗争时,你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人。

你可能会有更多其他的角度和冲突来谈论拥有知识的困难。这四点是我面临的困难。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困难?我认为这与一个中心问题有关:你有知识吗?

如果你有知识,你就有辨识力,没有更多的歧视。知道自我的界限是可以被打破的数字化时代,任何改变都是机会,更重要的是,知道所有的经验都被带走后,你会看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就是我找到的解决办法。

厘清概念:数据、信息、知识

如果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真正知道,我们拥有的知识是什么?必须明确区分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个概念。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我们更容易混淆这三个概念。我去过很多公司,很多人说我们有大数据,我们要做数字化转型,我们要做数据公司。我觉得这些原则都可以,但我总是问,你要用数据做什么?他们很难回答。

1. 数据——数据是原始的数字和事实。我们很容易混淆,因为我们不知道知识的界限。数据的定义是未经处理的信息和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使用数据。我曾经去过山东的一个县级市,领导告诉我,它的GDP水平在中国县级市中是最高的。我问他,总人口是多少?他不说话了,他应该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换句话说,人均GDP在全国县级市中并没有那么靠前,GDP总量最大也没有意义。

第二天去了另一个城市,领导告诉我,他们的人均GDP是二线城市中最高的。我问总人口是多少?他说40万,我说GDP总量肯定不高。如果不对数据进行处理,这些数据将不会帮助我们做出任何决定。如果我们使用这些数据做出决定,我们会伤害自己。我们必须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信息。

媒体碎片化时代_数字化时代_文字碎片化时代

2. 信息——处理过的数据。我去一个公司,他们说他们是行业第一,我就问他当第一多久了?他说是12年,我继续说,你长大了吗?他说,过去五年没有增长。我说,你定义有什么用?为什么要从数据过渡到信息?没有经过处理的数据,就无法做出价值判断。加工后的信息能否用于价值判断?还没有。还有一步。这一步是知识。

3. 知识——经过验证的信息。知识是在信息被处理然后被识别之后产生的。我了解了一个城市的GDP之后,还需要了解它的产业结构,才能对整个经济做出价值判断。最后,我对这座城市有了了解,可以帮助这座城市做出选择。

无论你是否有知识,你都需要做三件事:找到真正的来源,加工加工它,识别它。只有经过这个过程,你才能讨论,才能有知识。

一定要有你的个人信息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区分信息和知识。有效区分信息和知识的关键: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与事实、程序、概念、解释、思想、观察和判断有关。

很多时候,我和人交流的时候,总是把别人的东西套用成自己的理解。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没有内化的个人信息,就没有掌握知识的前提。

一个人要有真正的知识并不容易。通过技术和互联网,可以掌握很多数据和比数据少的信息,但如果你不内化和处理个人信息,我会认为你是一个知识特别匮乏的人。在知识时代,我们反而缺乏知识,这很可怕。

更高层次的知识是一个聪明的人

我想给大家一个概念:知识流链。如何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然后加上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转化为行动,得到反馈,最后形成智慧。

可以使用此图查看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你在客观世界中得到的数据,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努力把它加工成信息,通过你的加工进入你的大脑,进而成为个性化的一部分,属于你的,可以指导你的生活通过正式的组合行为,你将成为一个聪明的个体。

看一个案例:2006年12月26日上午,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正在普吉岛的海滩上散步,“突然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像水一样滋滋作响”煎锅。,水正在涌入,但没有退去,”她立即认出这是即将发生海啸的迹象,并警告人们,在泰国的海滩上救了大约 100 人。

蒂莉史密斯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她这种识别海啸临近并发出警报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人类个体的智慧。这可以成为对“拥有知识”的完整理解。

知行合一,重游山水

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和一本书: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他有一个观点对我影响很深,那就是智力发展三阶段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应用阶段。

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不经分析,仅靠想象,凭直觉获得对世界的知识。

智力发展的准确阶段:长大后要准确,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必须能够处理。这时,重点是对信息的分析和正确解读。

智力开发综合应用阶段: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到了知识,但还没有完成自身智力的开发,需要能够综合应用前两个阶段,然后再回到第一个阶段,即对事物的认识。浪漫认知阶段。

也就是说:一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其次,山是山,水是水。最后数字化时代,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真正拥有“知识”:理解、消化、实践验证后,才有价值。什么都明白消化了,然后去运用,经过实践验证,综合运用,才有价值。如果您拥有的所有数据和信息都无法使用并且无法进行价值测试,那么您就不知道了。

正如王阳明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如《论语·论语》中所说:“圣人先明,先知后能。”知行合一,真正考验你的知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打赏

相关阅读:

大数据 陈春花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断桥玻璃窗怎么安装?玻璃窗断桥怎么修?
阅读下文 >> 闭门器安装|Armor闭门器-Elmen-Van Albert 13381385495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1067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