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17日电(记者曹槟 旦增尼玛曲珠 孙非)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冲色村的30多户村民网购时有一个默契——收件地址只需要写到村,因为快递员巴桑顿珠会把他们的包裹准确无误地送上门。
今年29岁的巴桑顿珠是吉隆镇的一名快递员。
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吉隆沟的大小村庄间穿梭,冲色村只是其中之一。
上午八点半,天刚蒙蒙亮,巴桑顿珠来到镇上的邮政包裹分拣站,等待分配包裹。
冲色村的递送频率是每周三次,一般为周一、三、五。
等了一会儿,他拿到了一叠报纸和几个包裹。
3月12日,在西藏吉隆县冲色村,巴桑顿珠正在派件。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巴桑顿珠把包裹放上车,迎着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暖湿空气,开始了一天的配送。
行驶在吉隆沟底,虽然还是料峭早春,但峡谷两侧山坡上的树木已经冒出了新绿。
随着坡度和海拔的迅速抬升,远处的雪山 清晰可见,叶松、云杉直插入云。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巴桑顿珠到达第一站——冲色村幼儿园。
他拿起一叠捆好的报纸,放到了收发室门口。
3月12日,在西藏吉隆县冲色村,巴桑顿珠正在派件。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行驶几分钟后,巴桑顿珠把车停在村活动中心附近的一个院子前。
包裹的主人强久卓玛出门取件。
包裹里是她趁着“三八”节促销在电商平台上买的面膜,发货商是拉萨的一家化妆品店。
“拉萨的3天到,内地的10天左右,方便得很。
”强久卓玛说,她已经习惯在网上购物。
“护肤品买的多,衣服买的少。
”3月12日,在西藏吉隆县冲色村,巴桑顿珠正在派件。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巴桑顿珠说,他送过汽车配件、糌粑,还有红色信封装的录取通知书。
“只要有录取通知书,我都按照要求优先配送。
”他说。
在巴桑顿珠的配送范围内,有需要蹚过60厘米积雪的贡当乡,也有泥石流高发的老江村。
“有些路,没有四驱车进不去。
”开着普通邮政面包车的巴桑顿珠,很多时候只能徒步派件。
还有一些包裹收件地址写的是热索村——一个位于吉隆沟末梢、靠近尼泊尔的自然村。
由于不通邮路,巴桑顿珠需要把包裹放在边检站,再打电话让村民去取。
“邮路将在今年开通,到时候我就能送上门了。
”巴桑顿珠说。
3月12日,在西藏吉隆县冲色村,巴桑顿珠正在派件。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西藏的边境邮政服务网络正在不断完善,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138个抵边自然村实现邮政服务普遍覆盖。
巴桑顿珠这一天的工作量不算大,驱车返回时,天还亮着。
他2016年结婚,已有两个孩子。
“我老婆网购多,还好不是我给她送件。
”巴桑顿珠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