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鹿路280-288号是一排沿街百年老式里弄步行到淮海中路不过10分钟然而,住在其中的15户居民多年来却仍在使用手拎马桶居民们“做梦都想有个抽水马桶”但这15户居民却因房型问题一次次错失改造机会▽过去20年区规划部门来调研过建筑设计单位来勘察过专家来论证过最后都没有拿出有效加装方案……让生活在“最难改造房型”的居民住上“新房”可能吗?前面是街面,背后是厂房如何挖出宽度最少两米的化粪池?70多岁的乔阿婆出生在巨鹿路284号,手拎马桶也用了70多年。
乔阿婆家阳台改造前↓改造后↓海沙尔摄15户居民一直盼着装抽水马桶;但巨鹿路280-288号属于二级以下旧里,为砖木结构,房屋墙体厚度较低、屋外空地狭窄。
每一条都是加装马桶要克服的硬伤。
过去20年,区规划部门来调研过,建筑设计单位来勘察过,专家来论证过,最后都没有拿出有效加装方案。
2017年初,瑞金二路街道再次酝酿改造方案,历经一年多,几易其稿却难有实质性突破。
去年下半年,街道相关负责人再次召集专家、职能部门研判,大家提出:过去受技术手段所限而遇到的难题,如今大部分都有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眼下只有一个关键性问题需要攻克:化粪池的位置。
老里弄房屋加装抽水马桶,必须要先挖个化粪池,污水污物进行中转后再排入市政管道,才不会引发倒灌。
但对巨鹿路280-288号这样沿街里弄房来说,却因为没有空间挖化粪池,成为不能改造的最难房型。
以巨鹿路280-288号为例,房屋前面就是街面,人行道宽度仅1.8米,背后是厂房,两排房子的墙体间距最窄处只有30厘米。
根据测算,化粪池的宽度最少要两米。
挖在房屋前后,根本没有空间。
“挖在室外不行,挖在室内行不行?”街道突破常规思维,想到了一个从来没有人用过的办法。
经过调研,街道盘整了底楼一间房。
经测算,这间房间连走廊长3米、宽6米,刚好符合化粪池的规格要求。
项目团队打算将化粪池设在这间房间内。
但方案一出,15户居民有些担心:化粪池放在室内,会不会有味道?项目团队与居委干部走进居民家,一户户向他们解释设计细节、施工方案,告诉他们:以现在的工艺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封闭严密,不产生异味。
居民这才放心。
由于房屋有上百年历史,向下深挖可能会引发房屋安全隐患。
施工队在化粪池施工中采用了隧道挖掘的施工手段——在房屋下做好“围护桩”后再进行施工,确保了房屋安全。
5平米“老破小”如何腾出1平米装马桶?化粪池的难题突破了,但具体到每家每户安装,又有着不同的难题。
15间房子构造各异,每户居民生活习惯迥然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隐忧”:“我家抽水马桶要装在舒服的地方”“楼上马桶不能装在我家饭桌上方”……改造前后对比↓海沙尔摄这些问题绝不可能只用一套方案复制解决。
街道选择了最费时费力但最可能施工的做法:针对房型图纸与居民诉求,“一户一策”度身定制施工方案。
二楼有户居民家,是只有5.2平方米的“过道户型”,三面无窗、全暗,房门正对的是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过道。
房间空间太局促,居民只在房间内放了单人床、床头柜和五斗橱。
哪里还有安装抽水马桶的地方?“不要落下一户!”带着这样的想法,项目团队多次上门测量,反复与居民沟通,最后想到了采用榻榻米结合“套中套”的形式:一个角落里装了抽水马桶,大部分空间放置一套定制的“三层榻榻米”,上层是储物空间、中间翻出来是餐桌、下面是塌塌床,节约空间又满足了居民原有的生活需求。
看到项目团队反复打磨的设计方案,这户居民直说:“我家‘老破小’一室户摇身一变,变身都市LOFT设计风格的精致小套间。
”为了确保改造后每一户家庭的生活习惯能够尽可能不受影响,设计团队在测量房屋时,特意用影像记录了居民家中的陈设布局现状,在定制方案时,尽量按照居民原有生活习惯进行再设计。
仅有抽水马桶还不够居民们的更多需求怎么办?在为挨家挨户设计抽水马桶方案时,15户居民更多的生活窘迫也展现出来。
没有淋浴设施,常年要到外面公共浴室洗澡;公共空间修缮一新了,房屋内部还一塌糊涂;家里空间局促,来个客人都没有地方招待……乔阿婆家改造前↓改造后↓海沙尔摄一户住在三楼的居民,生活情况最触动人心。
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小孙子一起生活,由于家里的楼梯太过狭窄,电冰箱抬不上去。
这么多年,因为没有冰箱,老两口不敢买太多吃的,吃多少买多少,非常不方便。
小孙子这几年长大了,成了琴童。
家中想买个钢琴却运不上去,成了老两口的遗憾,只好带着孙子在外面租房子住。
得知房屋实施抽水马桶改造,老两口很想住回来,他们向项目团队询问:可否把钢琴、冰箱搬进三楼。
为了让老人安心回搬,项目团队与施工队沟通,最终采用移除沿街窗户的方式,把钢琴、冰箱完好无损地运进了三楼。
三楼一户居民家终于摆进了梦寐以求的冰箱与钢琴。
海沙尔摄像老两口一样,居民们都有着更多需求。
“仅有抽水马桶还不够,我们还要回应居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更多期盼。
”街道负责人说。
项目团队重新拿出图纸,一页页翻,一间间“盘”:为每户装抽水马桶的同时配套安装淋浴设施;被装进化粪池的房间铺上地砖,进行装修,成了一个共享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会客、活动和休憩功能。
共享空间。
海沙尔摄不少居民都自己出钱重新装修了家里内部。
海沙尔摄如今,再走进乔阿婆家,居住环境已经天壤之别。
抽水马桶巧妙地装在了阳台的一角,淋浴设施也一并到位;实木色的地板是她自己亲自挑选的,还有粉刷一新的墙壁、安全结实的室内楼梯。
像不少居民一样,乔阿姨还新买了冰箱等电器,把老房子当新房子一样珍惜。
作者:唐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