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看资讯 >门窗常识>年,为建筑“穿衣”——记成都市青白江区江河幕墙副总工程师王修钢

年,为建筑“穿衣”——记成都市青白江区江河幕墙副总工程师王修钢

2023-03-09 来源:门窗之家责任编辑:防盗门 浏览数:22 门窗网

核心提示:人物简介:王修钢,中共党员,1982年生于山东,现任成都江河幕墙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工作室负责人。从事幕墙设计18年,主持并参与研发14项实用新型及2项发明专利,负责项目多次荣获巴渝杯和鲁班奖,个人先后获得“蓉欧工匠”“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工匠”等荣誉称号。  环球人物网9月10日成都电(冯小珏)通航两月有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每天都要接纳上万旅客。航站楼中人们来来往往,或悠闲或匆忙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洒进一室暖意。  看着这一幕,王修钢不禁回想起为设计这件漂亮的“建筑外衣”通宵达旦修

18年,为建筑“穿衣”——记成都市青白江区江河幕墙副总工程师 王修钢

人物简介:王修钢,中共党员,1982年生于山东,现任成都江河幕墙副总工程师兼设计工作室负责人。
从事幕墙设计18年,主持并参与研发14项实用新型及2项发明专利,负责项目多次荣获巴渝杯和鲁班奖,个人先后获得“蓉欧工匠”“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工匠”等荣誉称号。
  环球人物网9月10日成都电(冯小珏)通航两月有余,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每天都要接纳上万旅客。
航站楼中人们来来往往,或悠闲或匆忙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洒进一室暖意。
  看着这一幕,王修钢不禁回想起为设计这件漂亮的“建筑外衣”通宵达旦修改图纸的夜晚。
而这样的夜晚,在他从事幕墙行业的这18年中,还有许多个。
  “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  天府国际机场是成都的第二座4F级机场,也是国内规模仅次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民用运输机场。
自今年6月27日通航投运以来,发挥着作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作用。
  “它的外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太阳神鸟,要将这创意十足的设计蓝图转化为现实场景,并不容易。
”王修钢翻看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幕墙设计图纸,陷入了回忆。
  当时,国内所做的最大单体型材模具均在600毫米以下,而天府国际机场的外立面玻璃幕墙需要的是一套截面730毫米的一体化超大模具。
没有先例可供借鉴,只能依靠自身技术来攻克难题。
王修钢告诉自己:“这将是一场硬仗!”  50个日夜的反复推敲和验算,满足项目要求的超大型材模具设计方案得以出炉。
  然而,尽管每一步都是按照团队设想的路径走,付出的心血却没有换来成功。
在模具最后测试过程中,出现了型材局部挤压痕迹明显、凹凸不平、壁厚偏差过大、成品率低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模具不达标。
  “难道我们真的是无法突破这一关了吗?”面对这样的结果,王修钢并不服气,“那个时候,我不断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越是困难就越是要坚持初心。
”  关键时刻,王修钢和几个团队成员直接住在模具生产厂家,与技术专家不眠不休地分析问题。
反复讨论、尝试,最终克服了技术难题,同时将成品率提高到95%以上,填补了国内700毫米以上超大截面型材挤压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王修钢在工作中  如今,看到顺利投运的天府国际机场,王修钢的内心满是自豪感和成就感。
这次经历,也让他更有信心迎接下一次挑战。
  “使巧劲也能收获满满”  天府国际机场的幕墙工程,是王修钢带领团队打下的一场“硬仗”,但并不是每一个作品都需要那么大的阵仗,“有时候注重借鉴和细节,使巧劲也能收获满满。
”王修钢笑着说。
  在参与中国(成都)西部博览城幕墙建设工作时,王修钢与他的团队便使出了这种“巧劲”。
  项目刚刚开始,挑战就来了。
为了追求更好的采光效果及最大的空间利用率,中国(成都)西部博览城采用了大跨度双曲面钢桁架、网架为主的大型场馆结构,用钢量几乎与北京鸟巢相当。
不仅如此,玻璃幕墙的大跨度空间设计虽然十分新颖,但实现起来确很难,一不小心,就会导致玻璃破碎。
  怎么办?要不要重新调整方案?王修钢也犯了难,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王修钢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办法解决问题。
  一场场现场讨论会,一次次脑力激荡......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修钢与团队借鉴斜拉索大桥的设计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在吊杆顶部增加一个弹簧阻尼装置,通过弹簧的压缩和回弹消化吸收主体结构钢网架的结构位移,成功解决了幕墙顶部受力和安装问题。
  用小“巧劲”化解大“难题”,思维得以灵巧转换的背后,也离不开王修钢与团队多年经验的累积。
  “咱们中国人从来不缺奋勇直追的劲”  “幕墙是建筑的外围护结构,通俗的讲就是建筑的衣服。
”尽管王修钢已从事幕墙设计研发工作18年,但“幕墙”这个词对许多外行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每当被问起时,王修钢总是用这样生动的比喻来解释。
而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解释,皆是源于眼底的那份热爱与自豪。
王修钢(右三)在工作中  从事幕墙行业,是王修钢未曾更改过的志向。
  2004年,幕墙行业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产业,发展水平相较国外差距很大。
而当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修钢,却选择成为一名“幕墙人”。
  “小王,这个行业很有前景的。
”求学时的王修钢,也曾对未来的方向有过犹疑,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幕墙行业的领军人,王修钢恩师的这句话,为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实际上,因为技术跟不上,30年前中国的幕墙项目是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的,价格上也处处吃亏。
“怎么办?那就学呗!咱们中国人从来不缺奋勇直追的劲。
”  看着前辈们奋斗的身影,耳边回响着恩师的鼓励,初入幕墙行业的王修钢,心里也涌起了不服输的劲儿。
认真学习、踏实实践,失败了就卷起袖子再重新来过......渐渐地,王修钢发觉幕墙这门学问,“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你去努力,就一定做得到。
”  作为一名11年资深“蓉漂”,王修钢本有机会去北京,但他决定留在了成都,“成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对我们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来说,到处都是机遇。
”  就这样,成都东客站、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个个成都地标项目,都留下了王修钢的身影。
他见证着成都的发展与蜕变,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着作为“幕墙人”的成就感。
  “你们看,那儿的幕墙是我和团队一起做的,漂亮吧。
”当王修钢指着曾参与设计的建筑向家人们自豪宣告时,那曾经付出的艰辛,“根本就没什么了。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新职业出现的好处(从事新的工作后有什么想法)
阅读下文 >> 宋词36首(宋词必背十首)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menchuang.net/news/10410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门窗网

推荐新闻

更多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门窗网 【测试站】(c)2008-2022 MenChuang.net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