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8日,网上出现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个满头冰花的男孩,脸蛋冻得通红,在教室里站着,让人感到好笑,但更多的是心疼。
正值寒冬时节,教室里其他孩子都穿上了厚厚的棉服,男孩只穿了一件毛衣和一件单薄的外套。
王福满他是来学校参加考试的,为此,他走了4.5公里的山路。
老师看到后很心疼,贴心地用双手拂去小男孩头上的冰花,用毛巾把他的头发擦干。
很多人看到照片后都很心酸,小男孩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呢?家庭困苦,徒步求学这个满头冰花的小男孩叫王福满,2010年,出生于云南省鲁甸县转山包村。
王福满的家庭极其贫困,他还有一个姐姐,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王福满和姐姐一家人挤在土坯房里,土墙上挂着破旧的箩筐,茅草搭成的房顶为一家人遮风挡雨,一扇木门满是岁月的痕迹,已是破旧不堪,门口凌乱的摆着石头和木棍。
虽然家庭贫困,但生活的苦难并没有压垮他们,一直在努力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虽然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善,但他们的日子倒也过得下去,勉强可以维持温饱,一家人其乐融融。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了下来,随着王福满和姐姐慢慢长大,父母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也许是王福满的母亲坚持不下去,不想再过这种生活,便抛下了一双儿女离家出走了。
孩子还小,王福满的父亲不忍心让他们没有母爱的关怀,便出去寻找,可是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找到。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的开销越来越多,他不能一直在家待着,无奈之下,他只好出去务工挣钱,把两个孩子交给王福满的奶奶照顾。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父母都不在身边,但是王福满非常懂事,因为奶奶年纪大了,干活比较吃力,王福满就帮家里做起了家务活,有时候会上山割猪草喂猪。
有时候,贫穷是最好的催化剂,它能让一个人快速地成长起来。
6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本该是一个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王福满却已经可以熟练地烧火做饭了。
而6岁也到了上学的年龄,王福满非常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学校读书,可离家最近的转山包小学也有4.5公里,家里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
而且都是山路,晴天的时候还好,碰上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很容易滑倒。
奶奶行动不便,不能陪王福满走这么远的山路,她并不是不想让王福满去读书,而是想等孙子再长大一点去学校。
王福满一向都很听奶奶的话,可在上学方面,他比较执着,坚持要一个人走路去上学。
因为父亲经常对他说,长大了要好好读书,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以后才不会过苦日子。
看到王福满如此坚持,奶奶只好同意了,出于担心,奶奶再三叮嘱王福满在上学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王福满开心地点了点头。
因为路途遥远,而学校每天8点就上课了,为了不耽误上课,王福满每天6点就起床了,然后烧火做饭,吃完饭后就出门往学校赶。
但即便这样,王福满每次都是在上课铃响后才到教室,一开始,老师不了解情况,以为王福满是故意这样做的,因此还批评了王福满。
后来,老师从校长的口中得知了王福满的情况,便给予了王福满更多的关心。
学校里提供的有早饭,其实也就是一个面包或者是一盒饼干,但对王福满来说,这却是他吃得最好的食物。
每天早上,王福满为奶奶和姐姐做好饭后,饿着肚子来到学校,随便啃几口面包,就开始拿起书本学习。
一开始,每天中午放学后,王福满还会回家一趟,因为学校没有供应午餐,也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
但这样一来一回要花费好长时间,考虑到这一点,老师贴心的在办公室里为王福满准备了一张“床”——拼在一起的两个椅子。
有了休息的地方,王福满每天早上都会带上一个馒头和一点咸菜,把熬好的稀粥装进水杯里,带到学校当午饭吃。
即便求学之路这么辛苦,但王福满的成绩并没有落下,在班级里一直处于中上等的水平。
四季变幻,岁月荏苒,不管严寒酷暑,还是雨雪交加,王福满一直坚持徒步上学。
走累了,就歇一歇,出汗了,就擦一擦,下雨天,路上泥泞,他就慢慢地走,回到家再用火把鞋袜烤干。
“冰花”男孩,一家团圆2018年1月8日,天气异常寒冷,转山包小学迎来了期末考试,上午9点开考,11点结束。
虽然比平时上学晚了一个小时,但王福满还是早早地就起床了,像平常一样烧火做饭,然后喂猪,等他忙完就已经7点了。
为了不耽误考试,王福满没有在家逗留,背上书包就出门了。
这一天气温特别低,只有零下9度,而王福满只穿了一件毛衣,套了一件外套,穿着一双单鞋,走路的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
阵阵寒风袭来,王福满不由得打了几个喷嚏,小脸儿也冻得通红。
王福满知道再这样下去肯定会迟到,便小跑起来,像一个急行军的小战士一样。
没多长时间,身上就出了汗,头发也被汗水浸透了,在快到学校的时候,王福满放缓了脚步。
因为气温很低,被汗水浸湿的头发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很快凝结成了冰霜,眉毛和衣领也变白了。
就这样,王福满顶着满头的“冰花”到了教室,老师和同学们看到王福满的样子都不禁笑了起来。
老师为了记录下这一刻,用手机拍下了照片,然后用双手为王福满拂去了头上的冰霜,又用毛巾给他擦干,然后让王福满回到座位上,参加考试。
因为老师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在学校的日常,他随手将这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但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纷纷转发点赞,发到了网上,很多网友前来围观,由衷称赞小男孩求学的精神。
但随着照片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一些网友提出了质疑,说老师发这张照片是为了炒作,获取流量,博取关注。
因为这张照片引起了全网的关注,为了求证事实,很多记者便纷纷来到了转山包小学采访。
王福满没想到会被这么多人关注,第1次面对镜头,他有些拘谨,记者问他:“你每天都是走路上学吗,要花多长时间?”王福满腼腆地说:“天气好的话,40分钟就能到学校,天气不好要走一个多小时。
”听了王福满的回答,记者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一个8岁的孩子,为了求学,每天要走将近10公里的山路,花费两个多小时,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这一走就是两年,真的太不容易了。
记者了解到王福满每天坚持为家人做饭,割猪草喂猪,非常辛苦,向王福满提出看一下他的手。
当王福满将双手拿出来,记者既震惊又心疼。
这丝毫不像一个8岁孩子的手,一双黑黑的小手,上面布满了粗糙的皱纹,因寒冷而冻伤的双手留下了醒目狰狞的冻疮,令人触目惊心。
但即使这样,王福满仍然每天坚持干活,冻疮发作时肯定又疼又痒,他该有多么难受,家里也没有药膏可以治疗,只能忍着。
记者鼻头一酸,问王福满有什么心愿,可以帮助他。
王福满毫不犹豫地说:“妈妈,我想你了,你回来吧。
”记者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真是一个质朴可怜的孩子,并不在乎自己过得好不好,只想让妈妈回来,他是多么渴望母爱啊。
记者心疼的,摸着王福满的头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找到妈妈的。
”为了实现王福满的愿望,记者在回去之后立马写了一篇报道发到了网上,一时间,很多网友纷纷转发分享,想帮王福满早日找到妈妈。
王福满的妈妈并不是铁石心肠,她时常牵挂着孩子,在她离开家的这些年,她一直在打工挣钱,想多挣点钱再回家。
只是她没文化,也没什么技术,这么多年一直没挣到什么钱,她不想就这样回去面对孩子,可是现在看到孩子这么懂事,这么想念自己,她也不管那么多了,立马回了家。
虽然好几年没见了,王福满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妈妈,母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对于当初的离家出走,王福满的妈妈非常后悔,内心充满了愧疚,表示以后再也不会离开孩子了。
没多久,王福满的爸爸也回家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热心帮助,温暖如春为了改善王福满一家人的生活,在政府和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下,一家人住上了新房子,政府还给王福满的父亲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学校的教育设施简陋,虽然校长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改善,却苦于没有资金支持,一直没能如愿。
而现在不一样了,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转山包小学不仅有了供暖设施,还盖了学生宿舍。
王福满再也不用每天挨饿受冻走路去上学了,住在宿舍里就可以了,每天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学习和休息。
因为王福满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在面对记者的镜头时,他表示想去一趟北京看天安门。
为了满足王福满的愿望,网友们纷纷伸出援手,资助王福满一家人去了北京,到了北京之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看了天安门,拍了很多照片,还看了升国旗。
在被问到长大后想做什么时,王福满脱口而出,说自己要当一名人民警察,抓坏人。
人民公安大学学生得知王福满的愿望后,给他写信,鼓励他要好好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还邀请王福满来学校游玩,在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下,王福满非常的开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王福满的事情,很多热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很快便募集了高达上百万的善款。
大家希望将这笔钱都给王福满一家,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但王福满的爸爸却拒绝了,他对网友的热心帮助非常感激,他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双手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希望这笔善款能够用于帮助更多的学校和贫困的家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而鲁甸县政府也表示和王福满家情况差不多的家庭还有很多,要把这笔钱分到平均分到其他家庭和学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尽管这样,王福满一家还是得到了8000元的救助金,王福满的母亲也找了一份工作,一家人共同努力,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不知不觉,4年过去了,如今,王福满是一名初一学生,每天在学校宿舍住,不用再来回奔波,也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地干活,可以安心的为实现梦想而学习,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回家。
其实,我国还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和孩子在外面努力拼搏,衷心地希望他们能得到社会和政府的帮助,受到应有的教育和关怀。
因此,王福满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老师无意间发的一张照片,让王福满得到了很多帮助,更重要的是让王福满的一家得以团圆,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